新笔趣阁 > 寒门崛起 > 第八百四十一章 平安不解,还请赐教
夜间

寒门崛起

        

呵呵,你还知道自己俗不可耐啊,也知道自己言论庸俗啊,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,你一会拍马屁,一会又自嘲的,究竟要干什么?!


        

都这个时候了,还耍这些手段有意义吗?干脆利索的出个丑不就完了吗?!


        

马华亭等人扯了扯嘴角,露出了一抹讥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朱平安在台上将众人的表情收入眼底,面上依旧是一副憨厚的笑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呵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待会估计你们就笑不出来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者之风?后妃之德?


        

太扯淡了,一点也不尊重基本事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代还会有谁相信《关雎》讲的是“王者之风,后妃之德”这一类的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刚刚听着杨博士讲“王者之风,后妃之德”的时候,朱平安就忍的够呛,借着喝茶才忍住了,等听到后面众人连连吹捧的时候,朱平安差点没笑出猪声来,喝的茶都差点喷了出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朱大人过谦了,我等愿听高见。”马华亭似笑非笑的看着朱平安,催促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在我看来,这《关雎》就是一首单纯的男女恋情的民俗歌谣,描述的很可能是古时候民间的相亲活动。”朱平安扫了众人一眼,一脸憨厚的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呃?!


        

等等?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说什么?他说《关雎》是描述男女恋情的民俗歌谣?讲的还是相亲活动?!


        

朱平安此论一出后,讲经处一片安静,鸦雀无声,众人一个个被朱平安这番言论惊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......


        

一秒


        

两秒


        

三秒


        

整整安静三秒钟的时间,然后讲经处响起了一阵讥笑声,嘈杂了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俗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俗不可耐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简直俗到姥姥家去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真是污了我的耳朵啊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从杨博士的“王者之风,后妃之德”,到朱平安这个“男女恋情的民俗歌谣”,两者之间的落差何止是十万八千里啊,简直是从天上落到了地上,一个是天上飞的仙鹤,一个是泥塘里打滚的癞蛤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本来朱平安说《关雎》是一首“单纯的男女恋情的民俗歌谣”就够俗的了,结果还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来一个“相亲活动”!


        

简直是俗的没有下限了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裕王听了朱平安的言论后,便伸手捂住了自己的额头,“相......相亲活动.....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呵呵......”景王忍不住笑出声来,实在没想到朱平安会抛出这么一个论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简直是一派胡言......”一向古板的张老大人听了朱平安这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的“相亲之论”,两眼一黑,差点没被气晕过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摸着胡须,认真聆听的刘老大人,听了朱平安的“相亲之论”后,失手揪下来一小撮白胡子,疼的嘴角都抽搐了......


        

呵呵......


        

你确定你是来讲经的?你分明是来搞笑的好吧。男女恋情,还相亲......


        

马华亭在下面笑的前俯后仰,直不起腰来,对朱平安的言论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,相信朱平安今日的这番相亲之论,很快就会流传出去,朱平安也一定会因此而臭名远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一派胡言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博士全程黑着一张脸,听完忍不住拂袖而起,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,伸着手指着朱平安驳斥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认真格物了一个多月的《关雎》,除了吃饭睡觉,一天就研究几个字,可以说是鞠躬尽瘁、呕心沥血,才得出了这么一个“王者之风,后妃之德”之论......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对《关雎》付出了这么多,当然接受不了朱平安这么不负责任的庸俗之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相比于众人激动的反应,朱平安这个抛出惊人之语的始作俑者,倒是淡定平静的很,仿佛刚才说那一番话的不是他似的,脸上依旧是一副憨厚模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杨大人,还请稍安勿躁。”朱平安将目光看向激动不已的杨国梁,淡淡的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单纯的描写男女恋情的民俗歌谣?还是古人的相亲活动?简直是一派胡言!杨某如何能稍安勿躁,你这是误人子弟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朱平安越说稍安勿躁,杨博士越是激动,唾沫横飞,脸黑的跟锅底有的一比,指着朱平安的手,因为激动还在颤抖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不是误人子弟,还请杨博士听我说完再下结论。”朱平安淡定的看着杨国梁,轻轻拱了拱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,我就听你是如何误人子弟的!”杨博士怒极反笑,哼了一声,盯着朱平安看了许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刚才所言并非信口雌黄,也绝不是以奇葩之谈博取关注,我是认真考证过的。”朱平安立在讲台上,看着众人缓缓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考证?你但凡考证过,就不会在这一派胡言了。”杨国梁哼了一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着杨博士处处针对自己,朱平安不由笑了,来而不往非礼也,于是拱手向杨博士问道,“请问杨博士,你的‘王者之风,后妃之德’可是考证过了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自是考证过的。”杨国梁一抬下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何处有言君子乃是周文王姬昌?何处有言淑女乃是周王后太姒?”朱平安问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《关雎》出自《国风?周南》,言周也,淑女乃女子未嫁之称,盖指文王之妃,是以君子则指周文王也。”杨国梁扫了朱平安一眼,一派大家风范的回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《关雎》出自《国风?周南》不假,可《国风?周南》一章共11篇之多,篇篇讲的都是周文王吗?淑女乃女子未嫁之称,这一点毋庸置疑,然,为何就盖指文王之妃了?只有文王之妃才能称淑女吗?只有指周文王才能称君子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朱平安目光如炬的盯着杨国梁,接连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《关雎》出自《国风?周南》,淑女就指的是周王后,君子只得就是周文王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朱平安的问题直指杨国梁“王者之风,后妃之德”论的根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杨国梁无法回答朱平安的质问的话,那他的“王者之风”论就是无本之木、无源之水了。既然不是周文王,那何来王者之风?!既然不是周王后,又何来后妃之德呢?!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呃……这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国梁在朱平安的连番质问之下,额头上冷汗浮现,脸色黑中透出红来,数次张了张嘴巴,却发不出声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怎么回答?!


        

经,典,在哪里?出自何处?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国梁头大如斗,大脑在飞速运转,四书五经,经史子集,一部部一本本一页页在脑海里翻阅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,只得出了一头冷汗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竟然如此棘手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时候才发现,原来自己格物月余的结论,竟然如此经不起推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平安不解,还请杨博士不吝赐教。”朱平安紧追不舍,向着杨国梁长揖一礼。宜将剩勇追穷寇,不可沽名学霸王,这个道理朱平安可是知道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呃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在朱平安如炬的目光中,杨国梁的眼神一触即溃,十根手指撮来撮去,很快就被汗水打湿了。



寒门崛起》是作者:朱郎才尽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