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迷踪谍影 >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圣诞同盟
夜间

迷踪谍影

        

温伯格教授的“死”,让美国领事馆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借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起初,美国人并不愿意和日本政府发生正面冲突,但是,美国政府也清晰的看到了,本国被卷入战争只是迟早的事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罗斯福总统对自己的亲信说过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目前存在着对民族十分严重的情况,宣战很有可能明天早晨就会发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旦美国被卷入战争,那么日德同盟都将会是他们宣战的对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上海,美国领事馆始终都在保持着“谨慎的中立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美国方面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重大转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对重庆国民政府的援助,也已经悄悄的开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1939年2月和1940年3月,胡适和陈光甫分别同美方积极交涉,为中国争了2500万美元和2000万美元两笔贷款,中国以出售桐油与锡矿作抵押,史称桐油贷款”和“滇锡款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“桐油贷款”之后,美方又予华信用借款一亿元,其中包括5000万美元金属借款和5000万美元平准基金借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更加振奋人心的是,1940年7月,美国全面禁止对日出口废钢铁,对日本禁运扩大到一切武器弹药、军事装备、飞机零件、光学仪器、金属加工机械和各种战略物资;


        

12月,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扩大对日禁运,其中包括对于日本制造军火迫切需要的黄铜和纯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对于正处在抗战最紧要关头的中国政府和军民来说,极大的提升了他们的信心和士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温伯格教授被“虐待致死”事件,迅速引起了美国领事馆的极大关注,


        

美国领事馆总领事唐·博纳努第一时间照会日本驻沪总领事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旋即,日方否决了温伯格教授之死和日方有任何关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美国领事馆立刻出示了证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证据包括大量的照片,以及76号特工管乐为的供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供词里,管乐为很明确的承认,针对温伯格教授的绑架和杀害,都是日方示意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日方继续予以否认,并表示这一切都是早就策划好的,针对日方的栽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美日两方,在温伯格教授之死事件上,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博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个美国人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嗯,其实这是小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你又可以把其转化为大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比如,接二连三的禁运,早就让日本政府不断的提出了抗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,罗斯福总统还准备把这一禁运再度扩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上海,送给了美国最好的一个借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美国政府早就在考虑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,现在这个机会到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光是在禁运,一个更大规模的计划正在形成:


        

ABCD包围网!


        

所谓的ABCD包围网,指的是包括美国(America)、英国(Britain)、中国(China)与荷兰(Dutch)对日本形成的包围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更加激进的,是英国政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计划对日方提出是三个条件:


        

日军撤出中国大陆、废除日德意三国同盟、不承认重庆国民政府以外的中国政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,罗斯福总统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认为这三个条件会严重的刺激到日本政府,让事态向着不可逆转的方面发展,因此建议英方暂时不提出这三个条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暂时不提出,不代表着永远不会提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美国人也在准备着一份差不多内容的备忘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英美两国的态度,正在急速向国民政府一方倾斜。这对于身处苦难中的中国是一针绝妙的强心剂!


        

孟绍原在最关键的节骨眼,抛出了温伯格教授这枚棋子,让美方拥有了绝大的话语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人在乎温伯格教授怎么死的,死在谁的手里,甚至没人在乎教授到底真的死了没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在乎的,就是这个借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借口,素来都是日本人最喜欢玩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东北到北平,从北平到上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,轮到美国人来玩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1940年圣诞夜的那一天,一个人,被美国领事馆的车秘密接进了领事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孟绍原!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不是来过圣诞夜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和总领事唐·博纳努进行了一个长达三个小时的密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次会谈,具体的内容,除了最高层没人知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没有任何的文字记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在很多年以后,在博纳努的回忆录里还是出现了有关这次会谈的部门内容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中国人很早就预判到了德国会对苏联发动进攻,日本人会对美国发起袭击,当时我非常震惊,尽管战争已经迫在眉睫,但我认为那个人描绘的将来,简直就是疯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现在我必须承认,中国人,已经把情报工作做到了不可思议的细致地步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次的会谈,让孟绍原和美国驻沪领事馆建立了一个双方都拒绝承认的同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孟绍原指挥的军统局上海区,将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,对上海的美籍犹太人展开全面的保护,并尽可能的将情报与美国方面分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美国领事馆,也将在允许的范围内,对军统局上海区提供全力帮助!


        

包括私人方面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即是所谓的“圣诞同盟”


        

1941年1月底,华盛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个叫彭碧兰的女士,从唐·博纳努的私人代表手里,接手了由遥远的上海运送来的十几口箱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些箱子里,都是上海一个姓孟的人的私人财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这,也是所谓“圣诞同盟”的一部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温伯格教授被秘密送离了上海,并在香港做了短暂逗留后,悄悄的到达了美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那里,他和他的侄子伦纳德·奥耶维尔斯重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于温伯格教授的“死而复生”,伦纳德非常的诧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他弄清楚了全部的真相后,立刻给了自己叔叔一个新的身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此后,温伯格教授是真的人间蒸发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与此同时,伦纳德也和他的至交好友,威廉·约瑟夫·多诺万进行了汇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此后,上海,孟绍原,这几个名字在多诺万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时正在上海的孟绍原,很清楚,即将到来的1941年,将是他最困难的一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也是最有希望的一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黎明前的黑暗即将到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是,光明已经不远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胜利也已经不远!


        

唯一让他觉得不爽快的是,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裁莫耶斯先生,任期已满,即将回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孟绍原真的有些舍不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年里,他和莫耶斯从对抗到合作,双方已经建立起了很不错的友谊!



迷踪谍影》是作者:西方蜘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