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诸君,该入万魂幡了 > 第352章 三月湖上云中城
夜间

诸君,该入万魂幡了

        

仙家宗派素来偏爱在名山大川之间修筑山门,以此为灵脉根基,彰显超凡脱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譬如那焚香谷的八百里青棺山,在无咎魔尊尚未截断其地脉灵根之前,也是天下一等一的洞天福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云麓仙宗的山门所在亦是不凡,正是西境最神秘瑰丽的三月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谓三月湖,是指西境最有名的名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泓浩渺清池,其形如月,互依偎纠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池皎洁纤细,如初升新月;另一池饱满充盈,似静悬之满月;最后一池则如同被利刃割开,只余半月;


        

三湖并立,光影交迭,便是所谓的三月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传闻到天上月亮与湖面契合之时,还有瑰丽的异象,让三月湖犹如仙境一般,只是很少人能见到这种奇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三月湖的中心处,有一道蜿蜒而上的百丈天梯。这百丈天梯穿云破雾,其尽头就是一座云层中的浮空城,便是云麓仙宗的山门所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飘在云层之上的城市,这才是云麓仙宗名字的由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千年之前,还没有所谓的三月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是因为当时魔门攻打云麓仙宗,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,云麓仙宗不敌,整座浮空城坠落,在地上砸出了三道痕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后来经过人工修建,就成了如今的三月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原本坠落在地的浮空城也早就被云麓仙宗修复,恢复成磅礴巍峨的云中仙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山门驻地可以修复,但损失却弥补不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云麓仙宗所传云笈七签本是天下第一卜算之法,但当时魔门来袭,将这门传承彻底断绝,就连典籍也焚毁一空。如今云笈七签只有残篇传世,能学会皮毛的也是寥寥无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此,云麓仙宗从来不需要对弟子提什么魔门可恨,只要他们看到那惨缺不缺的云笈七签秘术,所有云麓仙宗弟子都恨不得将那些魔门修士挖出来再杀一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再加上最近西境多处的瘟疫事件,导致云麓仙宗内外都是憋着一股气,恨不得马上就跟魔门开战杀个痛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余慎行倒是没那么多怨气,只是最近叹气次数有些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安置难民这事是他负责,但他真没想到给够吃喝之后,这些凡人还会得寸进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怪一开始迁徙百姓的时候,云麓仙宗的弟子为了省麻烦,也是为了快点说服老百姓搬迁,结果就什么都胡乱答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他们心中,什么土地啊,粮食啊乱七八糟的东西,对云麓仙宗来说都不算什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就是要田地么?给!


        

不就是要粮么?一样给!


        

还要牛马牲畜?也给!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反正什么都答应,然后再露两手法术,老百姓纳头便拜,浩浩荡荡就开始了迁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开始还挺顺利,后面发现,老百姓要的地不是荒地,是要播种就能长出庄稼的良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云麓仙宗弟子是会法术,但开荒这种东西他们不会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什么地才叫良田,总不能现在学?


        

随手几个法术将杂草和植被给烧了,地面随便压平了,这就叫良田了?


        

老百姓一锄头下去差点没将手给震断了,地上全是砾石,被法术一压更是坚如钢铁,别说人力了,一百头牛来了都犁不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只能再去找这些神仙要啊,总不能在新家饿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人运气好,正好分到合适耕种的田地,都开始新生活了,旁人看着眼红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你们神仙也这么不公平的么?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又闹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诸如此类,还有房子,粮食等各种方面的问题,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。背井离乡的人本就患得患失,拖家带口之人更是焦虑严重,但凡听到什么风言风语都要闹上半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云麓仙宗的弟子可是修行之人,谁会管这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余慎行也不会,刚接手的时候也没觉得随口答应难民有什么问题,等到后面矛盾爆发的时候已经基本上失去凡人的信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仙人说了不算,这快要成为难民们一致认可的事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余慎行总算明白为何魔门修士杀之不尽,做好人可比做坏人难多了。云麓仙宗弟子被凡人这么埋怨,心里也是一肚子气,来救人你们还这么多不满,还不如让你们死在瘟疫里算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边怨气重了,自然就有更多矛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余慎行只觉得焦头烂额,再这么下去凡人怕是要死在云麓仙宗手上了,这恐怕就会毁掉云麓仙宗的名声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幸好在书信来往时得到陈业的指点,余慎行总算是知道该怎么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维持治安,保证温饱,然后再根据安置地的条件开展以工代赈,该强硬的时候强硬,该怀柔的时候怀柔,给难民选代表,不能光用官僚和族老,还要照顾各个阶层……诸如此类许多细节,这些都是陈业提点之后余慎行才知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光是赈灾二字,学问原来这么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经验与年纪关系不大,活了几百年但只会打坐的修士对此也是两眼一抹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前后忙活了好长时间,余慎行感觉自己的轮椅都磨掉了两圈,还好,宗门长老们都看在眼里,不仅没有怪罪,反而给了嘉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余慎行也算是因祸得福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后来更是直接将余慎行召回,让他去负责接待来客的任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余慎行也很清楚,正魔大战就要开始了,这场大会之后就是正式宣战了。不管其他门派是否出手相助,云麓仙宗也要杀几个有名有姓的魔头祭天,出口恶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月湖上,数以千计的浮空飞舟来回穿梭,将客人们送入云麓仙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有人想多看一看这三月湖的奇景,就会从那长长的通天阶往上慢慢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经过了迁徙难民这种大事的洗礼,余慎行负责接待客人算得上大材小用了,各种事务安排起来分外轻松。不过余慎行也没有掉以轻心,不断在各处巡查,以防出现招待不周的问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直赔笑脸让余慎行都有点累,幸好一个残疾人不用起来鞠躬作揖,不然累的就不只是脸还有这几百年的老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忙了几日,余慎行揉了揉快要笑到僵硬的脸,自言自语道:“我那贤弟怎么还没到呢?他可不是不守时之人,难道是路上遇到了什么麻烦么?”



诸君,该入万魂幡了》是作者:九命肥猫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