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汉官 > 第25章:关公战秦琼
夜间

汉官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兵败垓下,自刎淮河之后,兖州曹军其实第一时间便得知此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就像孙策意外去世后孙权立刻上位一样,曹昂也第一时间扛起曹军大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由于没有夺回曹操遗体,曹昂不得不暂且以衣冠入棺,并在灵前继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即便在荀彧出面劝降后不少城池都选择损失投靠魏军,但曹昂却没有认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山阳郡、济阴郡到陈留郡,在曹昂的率领下曹军一直在奋力顽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用曹昂灵前继位时的誓词来说,那就是当年他父亲只剩下三县之地尚且能力挽狂澜,重新夺回整个兖州,如今他们尚且还有半州之地,又怎能轻易放弃呢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不得不让人感慨,曹操即便死了也依旧给子嗣留下不少遗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或许正因为当年曹操真的做到了这种惊天逆转,如今曹军才会选择相信曹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可惜曹昂不是曹操,魏哲也不是刘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算他没有亲自出手,张辽和徐荣率领的两路魏军也不是曹昂能应付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四万魏军的横推之下,曹军只坚持了三个月便丢失了另外半个兖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昂不得不率领曹军残部退入颍川郡苟延残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为了抵御魏军的追击,他甚至病急乱投医的向汝南郡称臣,以寻求援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袁术又怎么可能理会他?


        

姑且不说袁术有没有那个能力,单说颍川郡都还是曹操从他手中抢走的呢!


        

眼下见曹昂向自己求援,袁术二话不说就让他先把颍川郡还回来再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按理说这个要求也不算太过分,但问题在于袁术的信誉太差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昂愿意舍弃颍川郡,但却不敢相信袁术会履行诺言庇护他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在典农校尉枣祗的劝谏下,曹昂果断的率领数千残兵举家上洛,以颍川郡为见面礼归附洛阳汉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面对曹军残部的忽然来降,洛阳的士孙瑞则十分纠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最后还是耐不过儿子士孙萌与吕布的劝说,接受了曹军的投靠,不仅将曹氏一家安排在金墉城,还表曹昂为五官中郎将,依旧统御曹军残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样的安排让身心俱疲的曹昂这才勉强松了口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曹昂是轻松了,但是兖州的魏军就头疼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兖州虽拿下来了,却留下了曹昂这个尾巴,张辽和徐荣自然不会满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在要不要攻打颍川郡这个问题上,两人又拿不定主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洛阳汉军不比其他地方势力,多少和自家君侯有一些香火情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刘虞到士孙瑞,洛阳汉军基本上一直都站在魏军的盟友阵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甚至洛阳汉军的诞生,都可以说是魏哲一手促成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是他冲锋陷阵赶走了董军,也是他一手将河南尹之地交到了刘虞手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此,才有了后来的洛阳汉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两人思量再三,只能将这个问题老老实实的上报,让魏哲决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洛阳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着奏报上的这个字眼,魏哲忍不住眉头微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略作沉吟,他便冷声道:“传令张辽,兵进司隶,攻取河内郡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也算是给士孙瑞一个警告,让他心里有点逼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魏哲脑海忽然闪过司隶的舆图,顿时想起了一个险些被忽略的地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他当即又补充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让文远顺带灭了白波军,把河东郡也拿下吧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听闻白波军有个叫徐晃的不错,让他也留意一二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此一来,黄河以北就再无第二家势力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说罢魏哲便在周瑜快速拟好的文书上用印,步鸷接过后便立刻转身疾驰而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话说垓下之战结束后,孙策、周瑜、步鸷、鲁肃便都被魏哲纳入亲卫之中,担任校尉、司马之职,一来是观察几人的品行才能,二来也是培养一下君臣感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知道魏哲向来很注重情感投资,这些年的讲武堂冬训就从未停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每一届出类拔萃的学员们还会被他召到身边担任一段时间亲卫,少则三月多则半年,时间一到就外放到各地军队,官升一级,掌兵练兵


        

而随后的事实也证明,被魏哲慧眼拔擢的将校确实都非凡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来二去,魏哲在军中的威望已然近乎于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正是通过这样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的渲染,魏哲才能始终将军队掌握在手中,没有因为不断扩军而降低对军队的控制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,周瑜等人自然不知道这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几人都是聪明人,都明白这个恩赏的好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步鸷私下里甚至和弟弟感慨,能在君侯身边执戟给个县令都不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孙策虽明白这个道理,可骨子里便好战的他听到这个消息却有些坐不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模样简直就像菩提祖师面前听道的猴子一样,那叫一个坐立难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见此情形,魏哲顿时好笑的点了点他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才几天没上阵,这就忍不住了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闻言再也忍耐不住,当即咧嘴一笑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让君侯见笑了,不过……听闻吕布那厮号为飞将,神勇无比,不知可是真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见孙策提起吕布,魏哲回想起当初在汜水关前的交手不由微微颔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人虽是匹夫之勇,然确为当世难寻的万人敌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见,魏哲颇为感慨的轻叹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当初子龙、虎臣、子义三人合力都未曾拿下他,可想而知其战力如何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那次吕布再坚持一会儿大概率就会被赵云三人拿下,可终究没有成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见魏哲这么一说,孙策顿时越发手痒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着孙策那副蠢蠢欲动的模样,魏哲顿时不禁失笑的摇了摇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果然,这厮压根就不是当人主的料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相比于一方诸侯,还是单纯的当个征战沙场的将军更适合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正当魏哲想要教训他几句时却忽然愣住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魏哲忽然想起后世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,那便吕布与项羽到底谁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,若论带兵打仗的战绩,吕布肯定是没办法和项羽相比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如果只比个人战力,这二者之间孰强孰弱就很让人好奇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项羽死后,“霸王之勇”就成为个人武力的最高赞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吕布一死,人人皆有不下吕布之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两人的境遇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项羽的骨头早就烂的渣子都没有了,但江东小霸王也是霸王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少那日在垓下追击曹操时,孙策确实有几分霸王之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念及此处,魏哲倒是来了兴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也罢,既如此我也不拘着你,去张辽麾下转转也好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此言一出,孙策顿时大喜,当即滚下马来拜谢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多谢君侯成全!”说着他还拍着胸脯自信的保证道:“您放心,策此去绝不给您丢脸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魏哲只是故作嫌弃的摆了摆手,便轰走这个已经迫不及待的猢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话分两头,当中原之地风起云涌的时候荆襄之地也在悄然发生变化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——


        

抱歉,后半段写完才发现犯了一个很愚蠢的错误,也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原来庞统就比诸葛亮早出生两年,现在也就十五岁,乳臭未干……这就要命了,写完才意识到这个问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十五岁的谋士,演义都不敢这么写啊!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这个点,庞统就算是神仙下凡刘备估计都不敢用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唉,后面这段小剧情全作废了,亏我还费劲巴拉写了一个面目全非版的《隆中对》o(╥﹏╥)o


        

好想死!!!我重新构思一下



汉官》是作者:江汉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