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北齐怪谈 > 第395章 离心背德
夜间

北齐怪谈

        

灵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城外的周军驻扎了许多天,却迟迟不敢发动进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一直都在准备,准备各类攻城的器械,又是开始填平城外的沟壑,


        

可他们已经忙了整整半个月了,就是不肯正式发动进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斛律羡站在城墙之上,看着远处依旧是在忙碌的大军,忍不住打了个哈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揉了揉额头,漫不经心的看向了一旁的副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「他们准备多久了?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十七天了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好啊,早听说尉迟迥用兵谨慎,果真谨慎啊,足足准备了十七天,这莫不是准备打造个一千台抛车将城池给砸平了?」


        

听到斛律羡的询问,周围的几个副将皆是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哪里听不出这是自家将军的嘲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斛律羡活动了下筋骨,而后说道:「来,取我那张宝弓来!」


        

副将赶忙将一把大弓送到了斛律羡的手里,斛律羡令人拿出了纸,笔墨,书写了什么,而后将这纸条固定在了箭矢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做好了这些,斛律羡方才举起了大弓,对准了远处那些正在忙碌的敌军随着斛律羡的用力,那大弓竟是一点点的被他拉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大弓看起来极硬,斛律羡的手臂上青筋暴起,死死咬着牙,肩膀隐约抖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「膨!!!」


        

就听到一声响,那箭矢飞了出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「咔嘧~~」


        

敌人树立在前头的令旗竟是直接被射断,左右的周军惶恐,吓得大声喊叫,连滚带爬的逃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将士们纷纷叫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斛律羡满脸的得意,笑着说道:「兄长送的宝弓!!」


        

斛律光的威名很容易将这个同样出色的弟弟压过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斛律羡跟斛律光一同长大,两人的武艺旗鼓相当,斛律羡就是差了点,


        

也差不了多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,斛律光在指挥上同样出色,他看起来鲁莽无操作是跟段韶对比跟其他人对比,斛律光光论指挥就能吊打他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斛律羡的长处在于他的性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兄弟两人的相貌相似,身材相似,性格却是天差地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斛律光看起来很沉稳,平时不怎么说话,沉默内敛,可容易上头,颇为自负,暴躁,不是在喷自己人就是在喷敌人,不是在被追就是在砍人的路上,当然,砍人的时候更多一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斛律羡,他平日里话很多,看起来乖张桀骜,可实际上却格外的谨慎,沉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灵州,斛律羡是将军,高长恭是刺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汉国继承了周国的军府制,将军跟刺史职权不同,开府将军们有兵权,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没粮草,没有行政权,刺史有行政权,但是没有兵权....按理来说,应该是高长恭坐镇在后方,斛律羡领兵出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高长恭却希望斛律羡坐镇后方,总领大事,自己领着骑兵出去作战这要是换斛律光,那是死都不会答应的,便是跟高长恭打上一架,只怕都非要亲自前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斛律羡就不同了,他其实很好说话,识大体,他知道高长恭比自己更擅长袭击敌人,就即刻答应了他,没有任何的反驳,弄得高长恭都有些不好意思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斛律羡喜欢打阵地战,他喜欢不断的加固防线,而后逐步推进防线,沿着防线来开垦耕地,饮水灌溉,边打边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确实比斛律光更适合坐镇一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兄弟俩的外在表现很具有欺诈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城墙之下,那些士卒将斛律羡所射出的书信捡起来,一路送到了军营之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主将营帐之内,尉迟迥正在跟韦孝宽,宇文宪二人商谈对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着战事的推进,各个将军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,尉迟迥就听从韦孝宽的建议,把那些将军们分在后方,自己则只带着韦孝宽与宇文宪出征破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两个人跟其他将军们不同,还是愿意听从尉迟指挥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蔚迟眉宇之间是深深的忧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出征之前,他从未想过这一战能打的这么烂,


        

带着最精锐的京师外诸军府,带着这么多的名将猛将..:.结果毫无推进,连一个戍镇都没能拿下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尉迟迥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去见皇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张老脸算是彻底丢在灵州前线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早知道还不如让自己就带着自己魔下那点人来跟韦孝宽一同出征呢!


        

尉迟迥无奈的说道:「高长恭在我们后方,不断的袭击各部军队,劫掠粮草,后方频频告急,这种情况下,我们根本不能攻城,一旦让高长恭抓住机会,趁着我们攻城的间隙与城内军队夹击我们,只怕是要出大事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韦公,您在此处许久,对高长恭也颇为了解,可有什么克敌之策?」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抿了抿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克敌???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很早就上书皇帝,觉得根本不可能从灵州方面击败敌人,应当走河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皇帝却有自己的想法,听了别人的计策,非要在北面开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问我有什么克敌之策?


        

要是有克敌之策,还用得着你们过来?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心里终于是有了些怒火,当初宇文护的时候,他建议走北面,宇文护非要走河洛,如今他建议走河洛,皇帝非要走北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帮人就不能老老实实听一句前线将军们的说法吗??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初次对庙堂产生了些失望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当然也知道皇帝为什么宁愿听一些毛头小子的都不愿意听自己的.::


        

跟当初宇文护的原因一样,只因他是某位不能在大周说出来的大人物的旧部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么多年了,我们一直忠心耿耿,何必如此对待??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的脸色一点点变得难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「勋国公?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郧国公??」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猛地清醒,看向一旁,宇文宪正忧心的看着自己,宇文宪赶忙问道:「您无恙否??」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着宇文宪这较为真诚的眼神,韦孝宽心里的怒气又消散了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「无碍,只是思考对策,有些晃神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尉迟迥看了看周围,低声说道:「郧国公有什么想法,直说就是了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本来不该多说的,不过,还是讲出来让郧国公安心吧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陛下已经下了诏令,处置权景宣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权景宣公然违抗军令,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战场,导致兵败,令五千余人被杀,六位将军身死,邓国公重伤.....陛下大怒!!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罢免了他将军的官职....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「就罢免了官职?那爵位....


        

尉迟迥摇着头,「再怎么说,毕竟也是立下了许多功劳的名将,你放心吧,往后他不会再出来害人了,就以现在的爵位,在家里养老好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缓缓握紧了双拳,露出了森森白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「陛下当真是宅心仁厚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郧国公且说吧,还有什么办法?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没有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我愚钝,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轻轻摇着头,眼里竟再也没有了什么担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宇文宪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些什么,却没有急着说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在三人商谈的时候,有士卒将书信送了进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尉迟迥打开书信,看了一遍,冷笑了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「激将之法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斛律羡在书信里辱骂我,想让我进攻....高长恭想来就在附近,正等着我们开始攻城作战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郧国公,若是不能解决掉高长恭的这些人马,我们就无法全力攻城!


        

「对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所以我们得想办法断他后勤...: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是啊。」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坐在一旁,只管点头和附和,脸色平静,隐隐透露出一股漠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几个将军商谈了对策,而后准备逐一执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他们的计策还没有正式开始推行,一个惊天噩耗就从后方传了过来,


        

正在抽调骑兵,准备去堵高长恭的尉迟迥,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,吓得险些从马背上摔落下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敌人过了龙门,正准备围攻长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长安的兵力充足,但是攻守之中,存在着太多的因素,有些时候,城内的守军就是再多,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想象不到的意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国都被敌人所包围,任何意外都可能让他们面临亡国之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尉迟迥迅速领兵撤退,召集所有将军们,赶忙商谈回军救援的大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忧心,各自讲述着救援的办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人对达奚武破口大骂,认为他应当全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人则是对刘桃子一顿批判,认为都是刘桃子太过狡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竟没有半点的惶恐或者着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就这么坐在诸将之中,精神萎靡,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宇文宪过问,韦孝宽便说是自己年纪大了,在外头待了太久,身体不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尉迟迥等人就不敢再带上韦孝宽来参与这件事,让他赶忙回去休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过来容易,可要离开就不容易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尉迟迥等人火速从城外撤兵,这动静哪里能瞒得住汉军?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当天就开始从暗中袭击的状态走出来,开始明牌,解律羡也是出城,两人做出要猛攻周军的模样,尉迟迥又惊又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这是不想放他回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他又不能真的留下来跟敌人打擂台,考虑再三,尉迟迥将宇文宪留了下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本来想留韦孝宽,但是韦孝宽这段时日里表现出精神不振,身体有恙,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敌人已经闯了进来,可不能再让双方合兵了,宇文宪虽然年轻,但是为人谨慎,且大家都信服他,地位特殊,留守在此处也可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尉迟迥,则是带着其余诸多将军们往回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也被他所带上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为什么带上,尉迟迥也不多说,只是说要在长安找名医为他诊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韦孝宽心里却门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就是怕庙堂有失,边将趁机造反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可他也不多说什么,就这么踏上了跟尉迟迥的救援之路,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迅速开始了对夏州方向的猛攻,攻守之势变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宇文宪亲自领兵与高长恭作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宇文宪跟高长恭,在很多方面当真是格外相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遇上,也算是硬碰硬,高长恭有着更多的军事经验,初期攻占了不少关键的成镇,打的宇文宪节节败退,宇文宪的调整能力更强,每一次战败,都能掌握不少的东西,迅速坐稳了边塞,开始在多线反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双方打的很是焦灼,总体来说,高长恭还是占据着优势的,夏州防线正式被撕开了缝隙,高长恭源源不断的猛攻银州,这颗钉在汉国腹心的钉子摇摇欲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长安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姚雄初次看到这座雄伟的巨城,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有亲眼看到这座城池,才会明白这座城池为什么会被称为巨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站在远处,所能看到的就只是一面巨大的城墙,这城墙似乎是没有止境的,就这么一路延申,看不到尽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城外的村庄成镇之类早已是空空如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已经撤进了城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姚雄没有急着去靠近那座城池,他带上骑士们,准备探探这座城池的底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骑士们跟在姚雄的身后,脸色激动,神色亢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竟真的打到长安之外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延宗兴致勃勃,手里抓着没点燃的火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「将军,我们何时开始纵火??」


        

「在华阴烧那杨府,烧的可不尽兴!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没有忘记这次前来的目的,他们是来火烧长安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姚雄却格外冷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「且不必着急,长安之外四通八达,我们要回灵州,他们是拦不住的,


        

我们得帮着你兄长来牵扯这些敌人:::


        

所谓的龙门渡战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目的并非是灭亡大周,当然,能灭亡是最好的,但是只靠着这几千人,除非大周皇帝能效仿过去的刘禅,直接出城投降,不然拿下来的几率极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城内的军队是他们的很多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龙门渡战略的主要目的是逼迫伪周收缩防线,破坏夏州防线,敌人的盐,夏,银方向犹如一个锥子,从侧面插进汉国的灵州,让汉国只能被动挨揍,无法威胁长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一旦有骑兵出现在伪周京师附近,大肆的对周边郡县进行破坏,那夏州防线这股锥子的把柄就碎了,握不住,直接掉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也是北面的军队打碎这把锥子的好时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具体要怎么破坏,那就得讲究一个章法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姚雄领着众人,缓缓逼近长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沿着道路走了很长的时日,都没能看到这一面城墙的尽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真不愧是旧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长安城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城内再次开始戒严,大多数人都已经知道敌军杀来的消息,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经历这样的情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好在这次士卒们充足,城内来回巡视的人也极多,没有造成上一次那般的混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胆大的还敢出来观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到姚雄的骑士们出现在城外,整个长安都开始疯狂的警告,众人就再也不敢轻视了,百姓们都躲在家里,而士卒们则是纷纷涌上城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姚雄领着骑士们,开始了初次的试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从长安北面的城墙发动了进攻,骑士们大举压上,对着城墙便是采用轮射战术,而后令人组装抛车,真有种要一股拿下长安的意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吓得城内大军是纷纷往北面涌去,一时间,箭矢齐发,整个天空都被箭矢所覆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姚雄并没有强攻,在与敌人僵持了许久之后,迅速离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姚雄不是就这么撤走了,他是直接换了个位置,一路绕到了南面,故技重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时间,长安各地都是喊杀声,士卒们四处跑,宇文邕坐在皇宫里,也是无比的焦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各地的援军也是全速靠近,只想着早些解决长安的危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经过了几次试探,姚雄也发现了敌人驻守最为薄弱的地区,西面的城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听闻先前地动,这里的城墙出现破损,而后进行了修建,因为负责人是宇文护的儿子,导致这西面的城墙对比其余几处有些.....不太牢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西城门的塔楼之内,宇文直正坐在地上,几个将领则是挤在他的周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将领们实在是不明白宇文直是怎么想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塔楼不大,就只能容纳五六个士卒,他一口气叫了十几个军官过来,


        

军官们实在是坐不下,站着都很拥挤,宇文直却逼迫他们坐下来,军官们们只能是硬看头皮挤,「门口都站看好几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宇文直只觉得这有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宇文直给众人讲了些废话,比如什么要用心守城啊,不能让敌人过来啊之类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等到众人都云里雾里的时候,宇文直却先离开了塔楼,他刚走出来,左右就冒出许多武土,将军官们堵在了此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将领们大惊失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宇文直冷冷的说道:「我奉令操办大事,诸位就在此处等着,勿要走动,若敢违背,先斩后奏!!」


        

宇文直这么一说,众人顿时不敢动弹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谁也不知道宇文直这个操办大事到底是指什么,但是这一家人向来有办大事的传统,尤其是针对将军们做大事的传统极多,故而也不敢多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宇文直示意自己摩下那些武土,领着此处的军土,迅速朝着皇宫方向出击。



北齐怪谈》是作者:历史系之狼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