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北齐怪谈 > 第367章 家宴
夜间

北齐怪谈

        

今年的边塞同样回暖迅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没有到三月,冰雪却已经开始消融,远处那光秃秃的山林之中,依稀能看到一点点的翠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是在过去,到四月,边塞都是能看到降雪的而且还是较为常见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山上的积雪融化,积水从山顶一路往山脚流去,水流清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着小溪往前走,远处能看到许多农夫,正在溪流边忙碌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正在分流,挖出了一条小小的渠,将溪水分出一部分到自家村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披着甲,从一旁的官道上经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几个乡吏骑马在溪流边沿路巡视,禁止沿路的百姓们私自抢水堵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村庄就藏身在远处的山腰上,隔着老远,却能看到许多升起的炊烟,偶有犬吠声响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宁静的乡野气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是真的没想到,自己有一天还能在边塞体会到这种氛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作为过去全齐国最贫苦最凶险最难熬的地区,如今竟有了这种乡野氛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难怪都说刘桃子有天命呢,就是别人不信,边塞人一定是相信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绕过面前的官道,来到一处岔路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岔路口设了驿舍,有驿吏和驿卒拦截盘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这领着百余人,就是没有出示什么公文,但就这架势,那些小吏也不敢对他无礼,前来盘查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,满脸带笑,不过,登记还是要登记的,若是没有此处驿舍的登记,到达下一个地方拿不出相关凭证,那是要被抓起来的.


        

在正常的告知身份信息,前往的目的地之后,高长恭得以继续同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越是靠近平城,这类的盘查就越是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平城如今正要搞登基仪式,整个恒州都开始加强防备,生怕有不长眼的趁着众人聚集平城的时候出来闹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官道有些时候会穿过村庄,两旁会有村民拿出些东西来卖给过路的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看到许多沿路的村庄都开始准备庆贺,有里吏用鲜艳色彩的布帛将牲畜捆绑起来,这是要与村里人一同庆贺享用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惊讶的看着远处那些农夫,正要往前走,却忽有人拦住了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是个半大的孩子,穿着厚厚的衣裳,眉毛粗黑,眼神明亮,身后还跟着两个士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敢问是灵州的高刺史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一愣,低头盯着面前的小娃娃,看了片刻,方才说道:“是我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真的是高刺史!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仰慕您很久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小娃娃有些激动,又迅速指着一旁村庄的方向,“我大兄在那边等您许久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有些困惑,他好奇的问道:“你大兄是何人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家大兄便是汉王刘桃子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更加惊愕,“原来他还有弟弟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倒是没有觉得小娃娃是在骗自己,他让众骑士们下马,自己则是将战马的缰绳递给一旁的侍卫手里,自己跟着小娃娃一同朝着村庄走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刺史公,我唤作刘武之,您就叫我小武便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们等您许久了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小武对高长恭颇为殷勤,每次看向对方时,脸上都会出现谄媚的笑容,像是另有所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走过了村庄的小路,拐了个弯,来到了一个村内的大岔口,有一座很不错的府邸坐立在此处,两旁还有马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士卒们看到了小武以及高长恭等人,急忙进门禀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刚走到门口,就看到有两人走了出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人是刘桃子,而另外一人则是路去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王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行礼拜见,刘桃子直接扶起他,“此番乃是家宴,不必如此相称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路去病笑了起来,点头说道:“又无外人,确实不必那么客气,且先进来吧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跟着刘桃子走进了院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院子要小很多,没有那么多的房屋,在乡野里算是不错,但是跟城内的大府邸还是无法媲美的,高长恭看到院里站着两个妇人,一个年纪大些,一个年纪小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介绍道:“这是我的母亲,那是我的妻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惊诧,急忙取下了脸上的面具,正式朝着刘张氏行礼拜见,而后又跟斛律婠行礼相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张氏看着取下面具的高长恭,愣了一下,笑着说道:“不愧是高王之孙,当真俊美后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多谢大人,愧不敢当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可曾成家啊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还不曾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张氏又询问了几句,带着斛律婠离开了,小武跟在她们的身后,依旧是有点恋恋不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看了眼刘桃子,“还真是家宴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路去病抢先说道:“是啊,桃子得知你要来,就想要来迎接你,正好他家里人也许久都不曾出过门,索性就带着她们来城外转一转,老夫人执意要带上我,我也就跟着来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刚好朝中也没什么可以做的事情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此刻才刚张开了嘴,看到路去病已经说了许久,桃子只是点点头,“如他所言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都不知道你还有母亲,还有妻子弟弟,我只知道令尊.令尊怎么没来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看向了路去病,示意他继续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路去病急忙说道:“我在成安的时候见过他父母,但那时不知道他父亲的身份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后来忽然不见了,我也不敢问,只当是出了什么意外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桃子的双亲一直都是藏在成安的,后来去了邺城,藏在府内,他的妻是刚刚迎娶的,是斛律光将军的小女儿,其实也不算是他迎娶的,就是先前桃子发布檄文,弄得很多人惊慌,而后老夫人就主动跟斛律光将军联络,为他迎娶了女儿,用以安抚这些老人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等到路去病解释的差不多了,刘桃子找准机会打断了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不曾开春,但是这城外诸村庄的风光也颇为不错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里吏宰杀牲畜,与乡里人同食,一同庆贺我登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就用了个假的身份,待在此处,看看地方的情况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看了看周围,“出去转转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很快,三人便骑上了马,没有披甲,只是带着弓箭,就出了村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路去病在,也不怕氛围会冷下来,只是,似乎也找不到什么猎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跟高长恭并肩而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那几个兄弟,不必担心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延宗做了山魈营左卫将军,如今正在晋阳那边,负责押送那些晋阳兵前往各地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家大哥脑子灵活,聪慧,能待人,我准备让他进尚书台做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祖珽劝我在平城设立太学,若是今年能设立,你二哥高孝珩倒是很适合在太学教书治经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至于高孝琬,这个人耿直,说一不二,可以在御史台听用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他们也并没有太反对我上位.毕竟,当初他们都是险些被皇帝所杀,他们也知道若是没有我,此刻他们都已经成了尸体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开口说道:“能收留这么多的前朝宗室,还敢让他们担当大任,知之是头一个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留人不是看出身.当今国内,只懂得鱼肉百姓的虫豸有很多,能做事的人却很少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才能,且不曾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,愿意跟着我一起干,那我都会收留,当然,往后还得遵守汉律才行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说着,猛地拉起了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嗖~~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箭矢飞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远处一只野兔来不及躲闪,被直接钉在了树上刘桃子迅速上前,将野兔子捡起来,挂在了马鞍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看了看周围,“你这眼神还真好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路去病笑着说道:“桃子的眼神向来都很好,记得当初高君第一次来成安的时候,桃子就觉得你是个好官他看人向来精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有些愕然,“原来如此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继续找吧,就这么一只兔子可不够我们吃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再次在密林之中缓慢前进,高长恭又问道:“那往后的战略呢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是以伪周为主?或者说要迁去邺城,要收复河南地了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是以伪周为主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平静的说道:“我并不担心段韶,段韶虽强,可河南之地尽显颓相,独孤永业跟段韶不合,两人相残也是迟早的事情,各地的官员们只有对待百姓的时候才强势,其余时候都是软蛋,段韶擅长军事,却不擅治国,他就是在河南地有了强兵二十万,在我看来,也是不值一提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反而是伪周的宇文邕这厮非凡之人,麾下英才诸多,若是给他时日,只怕会越来越强,难以对付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因此,还是要以宇文邕为重,以段韶为次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深以为然,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但是那个韦孝宽,当真是不好对付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厮善守,还极得民心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在他赶来之后,还常常有周人跑出来主动归降,在他到达之后,就再也没有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他在自己治内推行各类政策,要求官员们以仁厚的方式对待百姓,又积极操练士卒,使得上下一心,很难对付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跟斛律羡曾三次出征,想要趁着他立足未稳的时候撕毁他的防线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可三次都没能取得什么好处,还险些被他打了个伏击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原文在六#9@书/吧看!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眉头紧皱,每个将军都会给他带来不同的感觉,面对段韶时,会犹如面对一座巍峨高山,让人心生惧意,无处下手,面对斛律光,犹如面对一支射出来的锋利弩矢,不能正面阻挡而面对韦孝宽时,他感觉像是面对一只乌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任由你乱锤,而后探出头就是一口,咬的极疼!!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说起自己几次跟韦孝宽的交手经历,无论是刘桃子还是路去病,都听的很是认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就如知之方才所说的,周人确实是在进行变革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派去的斥候们说,周国皇帝发布诏令:要求各地贯彻均田,禁止私藏人口和土地,禁止官吏谎报耕地和户口,违背者处以极刑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韦孝宽钉在夏州,我们多处遭受限制,必须要想办法除掉他才行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正要回答,忽然又是伸手一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又是一只野兔,被射中后倒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再次捡起尸体,上了马,“我先前在晋阳的时候,姚雄说想要去偷袭绥州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答应了他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轻声说道:“只怕占不到太大的便宜,韦孝宽不是那么好对付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知道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但是姚雄的一句话,却让我想了许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他说,对付韦孝宽这样的人,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他闲下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皱着眉头,严肃的说道:“韦孝宽为人谨慎,什么事都要亲历亲为,这是他的优点,也是他的缺点,如果我们继续拉长他的战线,用三个,四个,或者五个将军,从不同的方向去进攻,骚扰他.这个老头,迟早会被自己给累死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累杀?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还是头次听说有这样的战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是说真的能累死他至少要让他抽不出精力来想别的,让他疲于奔波,他一个人,想要守住六个州,门也没有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就是一州派一个将军,我也要敲碎他的门牙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可惜,今年回暖太快,想要大规模人马渡河作战,晚了些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三人此番已经开始往回走了,路去病忍不住问道:“莫非又要开始战事了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南边的战事才刚刚平息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放心吧,不过是些摩擦和碰撞而已,如今都打不起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便是要打,也得等今年秋收之后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三人重新回到了村庄,村庄周围,能打到的只有野兔,其余物种,都不太习惯待在距离村庄太近的地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就在院里做了个简陋的烤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只兔子也不够吃,小武又从村庄里买了两只家禽,便是不够吃,大家分块肉还是行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小武吃的满嘴是油,他小心翼翼的坐在高长恭的身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刺史公啊,灵州那边还缺人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当个士卒就成啊大兄不让我进山魈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吃的优雅跟刘桃子这莽夫还不一样,他看了眼小武,又看向了刘桃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什么都没说,高长恭问道:“能拉弓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能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能骑马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能骑射!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嗯,若是如此,我帐下缺个亲卫,来不来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小武大喜过望,“多谢将军!多谢将军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又连忙看向了刘桃子,“大兄,这可是高刺史自己答应的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去那边吃去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挥了挥手,小武傻笑着就跑开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长恭盯着小武,认真的说道:“这个年纪的孩子容易学坏,最好还是放在身边练一练,吃些苦头,我的弟弟就是因为长期留在府内,无人管教,方才性情大变,你这个弟弟,就交给我吧,我会看好他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点点头,也不多说,几口就将手里的肉吃的干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吃完了就早点回去吧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还要登基呢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平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魏收穿着一身新衣裳,趾高气扬,整个人脸色通红,精神奕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没想到,自己竟然能有幸来操办汉王的进号之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,礼仪规矩等方面的东西,他是最熟悉的,但是论地位,他一直都觉得自己没有其他人那么的与主公亲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得知这是主公亲自所交代的事情,祖珽更是大为感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下定决心,一定要安排好这件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,祖珽来找他的时候,已经告诫了他,不许弄得太奢侈,一切从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魏收也知道自家主公的为人,不喜欢繁杂的规矩和无用的礼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魏收这几天一直都在想着解决办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怎么才能办好一场既简单又大气,既干练又能凸显威严的仪式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魏老头苦思冥想,终于是给他发现了玄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决定改变过去的方式,用一种崭新的,另类的仪式来庆贺新王登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就赌一个大王会喜欢若是赌对了,说不定往后自己就能全领礼方面的事务,成为庙堂重臣之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接下来,就是看成果的时候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各地的大臣们陆陆续续的赶到,预计的登基时日也正式到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魏收却让群臣们在汉王宫门口等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群臣也不知是什么意思,不过这件事由魏收所指定,他们也只能遵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魏收下令大开王宫大门,刘桃子乘坐古代诸侯王所用的车,披着正装,前后有骑士开道,就这么从王宫走出来,群臣跪拜,而后跟随新王从这里一路往北门出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沿路都有士卒戒备,他们组成了人墙,人墙之外,则是有簇拥的百姓们.


        

魏收示意,士卒们带头高呼万岁,而后是那些百姓,官员们也只好跟着一同高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如山的万岁声下,刘桃子坐车离开了城池,来到了北郊的高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魏收在此修建了高坛,领着新王上前,宰杀牲畜祭祀了上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后由魏收颁布正式的诏令:建国开制,进王立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宣布往后王令要称诏,拜见时要改称陛下等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宣读之后,群臣们再次簇拥皇帝,按着沿路返回,一路送回王宫,有礼仪官沿路撒币,算是让百姓们共同庆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到了王宫,王坐在上位,群臣位列两旁,再次拜见,而后礼仪就结束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少大臣还觉得有些懵,说从简,这好像也太简了??侯景当初都搞得比这个严谨吧??


        

武将们还是挺开心的,跟着皇帝这么一路走,四面八方都是高呼声,听的颇为激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桃子坐在上位,令人宣读对官员们的封赏结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行台官终于变成了庙堂官,只有前缀发生了变动,可性质却变得不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浟这个行台尚书令,摇身一变,直接成为了大汉尚书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变化最大的还是祖珽,大将军长史变成了侍中兼中书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(本章完)



北齐怪谈》是作者:历史系之狼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