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60年代:我有一个商店 > 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油菜采收
夜间

60年代:我有一个商店

        

王村长万万没想到,周家庄的魄力这么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竟然要独自修一座水库,尽管那水库不大,很多村子都有能力完成,但有能力做和想不想做是两回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尤其是这个时候,很多地方的村民吃不饱,哪还有力气去干那种浪费力气的事情?吃饱了撑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又聊了一会,王村长离开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接下来几天,周家庄的村民总算见识到温室大棚的威力。里面的作物,长得飞快,令人咋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按照他们的观察和经验,这作物的生长速度,比正常的快三分之一左右呀!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时间,大家看向周益民的目光都不一样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周益民却明白,这可不仅仅是温室大棚的效果,还有河床土壤肥沃的缘故。否则,养料跟不上,也是白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小油菜,今天就开始采摘吧!”老支书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小油菜,长得非常好,水灵灵的,他都有点不舍得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全村的妇女都来了,都等着这一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以后,村里能不能赚钱,大家能不能富裕,就看这开头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着老支书的一声令下,大家开始投入到采收小油菜的行列。今天先收一车,拉去钢铁厂看看行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周益民把钢铁厂的货车都开过来,就等着他们采收装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要是不收,等它们开花结籽,榨菜籽油也好。”有人感叹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家对油水的渴望,周益民是懂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,要等到油菜开花结籽,还要等挺长时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等到开花结籽,黄花菜都凉了。”旁边的人怼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谁不想多点油水吃呀?他们村还种有一定量的花生,每年都会拿去榨油吃。每家能分那么一斤几两,剩下的就是留在村食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花生可不兴随便吃,必须留着榨油,花生苗、花生壳、花生渣等,都是有用的,也不会随便丢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就留一部分?那几陇留着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周益民耳尖,走过去,摇头:“没必要,有那时间,可以多种一两茬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,他是想办法加快作物生长,缩短它们的生长期,提高产量。唯有这样,周家庄才能快速崛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村民们的动作麻利,干活很利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多久,便采收了满满一车的小油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占据了他们在河床种植的小油菜六分之一左右。采摘后的小油菜,只要施肥、浇水,不用多久又能继续采摘,可以采摘第二茬、第三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不过,每多采摘一茬,产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行,我先回钢铁厂。”周益民开口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老支书等人纷纷叮嘱,注意安全等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都在等好消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目前,小油菜的市价是三分钱一斤。也就是说,一百斤才三块钱,很便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这一车,大概就6000斤的样子。货车不大,但这时候没有超载的说法,能塞上去都可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按照市价来算,这一大车的小油菜,价值还不到两百块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周益民将小油菜拉回钢铁厂,王科长亲自来验收。厂里很重视和周家庄的合作,他们可是将周家庄视为自己厂的菜园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此,采购价也比市价略高,就拿这小油菜来说,厂里出价5分钱一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周家庄真会种菜,这小油菜种的真不错。”王为民抽查了几遍,非常满意。这些小油菜,比市面上的那些好很多,起码品相上没得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挑不出什么毛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为民甚至拿起一根,就这么生吃,还有点甘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村里就指望这些东西过个好年,天天伺候着,能不好吗?”周益民掏出一包烟,给在场的人都派了一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人情世故方面,周益民自认做得不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哪怕自己不抽烟,也随身带有香烟,随时能掏出来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!过称吧!”王科长开口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筐筐的小油菜抬起来称,有人在边上记账。很快,统计完毕,这一车总共6481斤。王科长干脆让凑个整,6500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5分钱一斤来算,一共325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场就有人给周益民开收据,给钱,没有拖欠的说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农民本来就不容易,还拖欠农民兄弟的钱,好意思吗?他们可是工人老大哥呀!丢不起那个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替周家庄的村民谢谢大家啦!改天请大家吃饭。”周益民朝大家抱拳拱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心照不宣地笑起来,暗道周股长会做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周益民拿到菜钱,也不在厂里逗留,转而开车回周家庄,明天继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几千斤菜,说实话,也就是钢铁厂一天的消耗,甚至不太够。王科长也跟周益民说了,明天可以弄多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周益民回到周家庄,发现很多人都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老支书他们心情忐忑地等待结果,生怕钢铁厂不要那么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不会一直在这里等吧?”周益民惊疑地问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队长苦笑:“不放心呀!益民,怎么样?钢铁厂的领导没说什么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夸我们这菜种得好,让我们明天再多弄点,凑够7000斤。呐!这是今天的菜钱。”周益民将那325元递给老支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老支书颤抖的手接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用数,他拿上手后,大概知道有多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么多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出乎他们的意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钢铁厂采购价是多少,他们其实还不清楚,虽然承诺比市价高出一点,但具体高多少,没有个准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5分钱一斤,一共325元,数一下,没问题我就回家了。”周益民跟他们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5分钱一斤?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场的人微微一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想到会比3分钱高,但没想到直接高2分钱,几乎是翻倍了呀!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大喜,眉开眼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回,村里有钱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仅仅是这批小油菜,都能为村里增加差不多两千元的收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千元呀!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农村,可以说是一笔巨款。上次10头野猪,也才两千元左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有其他的农产品呢?到年尾,他们周家庄说不定能有超过一万元的收入。除了村集体,还会拿出一部分,分给各家各户,类似分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此,在场的村民都十分高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太好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年总算能过个肥年了吧?”有人期盼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忽然间,大家都很有动力,感觉一口气能挖几亩地。



60年代:我有一个商店》是作者:影子狸花猫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