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杨林李玉瑶 > 第560章 此地无银,一万八千两!
夜间

杨林李玉瑶

        

“杨先生,这路,我们襄阳郡是真的修不起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靖下定决心,梗着脖子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杨林愣了愣:“我知道你们襄阳修不起,我又没说让你们来掏钱,修路的钱,我来出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修路的事,昨晚和紫衣探讨的时候,就己经想好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什么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靖大惊失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屋内的众官员们,也都瞪大了眼睛,难以置信地看着杨林,仿佛刚才那句话,自己听错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您……您掏钱?”曹靖狠狠咽了下口水,连忙问道,“杨先生您准备拿多少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林哭笑不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当然是全部了!你们府库一两银子都没有,拿空气修路啊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曹郡守是不是有点傻?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再次瞪大眼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万八千两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杨先生,他真的全拿了?


        

曹靖只感觉,那么不真实呢!


        

以往的官员,无论哪个,上任来了不是扒层皮再走,哪有自己往里面搭银子的?


        

曹靖愣了好几秒钟,终究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,问道:“杨先生您能不能和下官说实话,您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?您……能获取到什么好处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这个问题太首白了,但他就是很想知道,杨林图啥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其余众官员们,也都首愣愣地看着杨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也是他们最想不通的问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可是一万八千两啊!


        

被一双双眼睛,如此盯着,杨林淡淡一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确实是有所图谋,而且图谋甚大!


        

只不过自己的计划,就算和他们说,他们也听不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,有些深层次的原因,还是不能和外人说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比如推行纸币!


        

比如拉动内需!


        

比如创造就业!


        

比如带动经济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修路的好处,太多太多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要想富,先修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话是非常科学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且不说修路间接的各种影响,哪怕只是建个收费站,也是只赚不赔的买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杨林笑笑,捏了捏下巴,轻声说道:“原因很简单,曹大人刚刚不是说,襄阳郡太穷了吗?我想修路,就是因为襄阳郡太穷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啊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林这话,众人更听不懂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穷,不是更应该老老实实,继续过穷日子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哪能这么折腾?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着那一双双,诧异而又渴望的目光,感觉这些官员还不错,杨林也有心教导一下,当即说道:“你们知道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靖想了想:“赚不到钱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林点头:“赚不到钱,是表面原因,但这不是根本!深究穷的根本原因,则是没有赚钱的机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再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不一个意思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百姓穷,是百姓不勤劳吗?不是!我们的百姓,是天底下最勤劳的百姓!只要有口吃的,他们就能像永动机一样一刻不停地干下去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等几人反应过来“永动机是个啥”,杨林马不停蹄继续说道:“所以不是他们不想干活,不想赚钱,而是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,没有那么多能够创造利益的地方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府库里如果有一万两银子,这一万两银子,永远也不花,那么这些银子和石头没什么区别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若把这一万两银子花出去,比如修路,比如盖房子,比如建设各种工坊……花钱的同时,这些银子就会通过购买材料,支付工钱报酬,流转到了百姓们的手上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而百姓们有了银子消费,就可以买些肉食,做些新衣裳,或者可以去读书认字,拜师学艺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个过程中,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提升,商户们赚了钱,而作为官府,我们不仅修路,而且还能从商户那,收到更多的税银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而银子在每个人的手里,继续流动,继续创造价值,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,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们现在,只要拿一笔银子作为启动资金,来打开这个循环,因为修路,百姓们有活干,有钱赚,一切就能向着好的方向去发展,经济就会越来越好,百姓也会越来越富足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番话说完,在场的每个人都沉默的露着震惊的神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此浅显的道理,他们怎么早就没想到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,他们不知道的是,杨林说的这些,并不是全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花钱就能解决问题,那这世上早就没有问题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单靠这样的方式,官府的代价是背上巨额的财政赤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,现有的银本位体系下,就算想要吹这个泡沫,也吹不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杨林不怕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他有纸币!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当今大乾,经济完全就是一团死水,短时间内,根本就不用考虑大规模通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他可以尽情的,往这个巨大的蓄水池里注水,而不用担心大水漫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使用纸币的人越多,他越能从中获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钱这种东西?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不印出来的嘛!


        

只不过这些,就没必要让旁人知道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着还在从那庞大信息中,没能消化的人们,杨林轻轻咳嗽一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咳咳,修路的事,就这么定下来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年底前,我派人送银子来,年前筹备,年后开工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林没说的是,到时候靠山村建筑队、靠山银行以及杨氏商行等靠山村全家桶,会跟着一起打进襄阳郡市场,并推行建筑队的,新型承包合作模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襄阳郡,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特产?”杨林问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单靠修路,能拉动的经济有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是要打造本地产业,最好是有特色的产业才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特产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靖连忙望向郡丞,郡丞又望向功曹,功曹又看了眼主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主簿非常紧张,连忙说道:“襄阳郡最大的特产是墨,襄阳城内,有十几个制墨工坊,制的墨条,能卖到江南去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墨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林皱了皱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即眼睛一亮,连忙问道:“本地矿产中,可有石墨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记得,大乾似乎还没有松烟制墨的技术,所制的墨汁、墨条,都是用的石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回侯爷,城外确实有两座石墨矿。”主簿连忙回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太好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杨林心头大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石墨这种东西,除了可以用来做墨汁,甚至烧火之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可以用来制造另一种东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铅笔!!!


        

众所周知,铅笔中的“铅”,其实主要成分就是石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即,杨林宣布道:“我准备在襄阳城,成立一家新的工坊,投资一万两银子,至少雇佣三千人!年纳税额至少一万两!”



杨林李玉瑶》是作者:小说免费阅读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