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飞扬跋扈,从唐人街开始 > 第690章 声名远扬
夜间

飞扬跋扈,从唐人街开始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陈先生,大清政府同意谈判了!”乔治.塞沃德找到陈正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谈判地点在天津,他们的谈判负责人是直隶总督李鸿章,他参与过很多协约的签订,对这方面很有经验。”乔治.塞沃德怕陈正威不知道李鸿章,还特意介绍了一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知道他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之前我要求300万银元加上一船绸缎,现在300万银元不够。”陈正威靠在沙发上,扔给乔治.塞沃德一根雪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军费不要钱啊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的船从广州跑到直隶,蒸汽机烧的是煤吗?烧的是钱啊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让他们再加100万银元!一共400万银元,加上一船的绸缎!至于其他的,是你们的事情!不过我不希望这场谈判拖的太久!”陈正威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实际上他要的又不多,之前要的只是200万两白银(300万银元),加上一船绸缎而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又没要其他通商方面的不平等条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清朝廷拖了这么久,完全是面子上挂不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正威一介平民,在西方起了势,转过身不但拒绝了朝廷的封赏,竟然还敢威逼朝廷,简直是胆大妄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凡北洋海军有几艘千吨以上的炮舰,慈禧都不想谈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舰队怼到直隶门口了,加上陈正威走到哪打到哪,谁都不会怀疑他敢不敢开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才不得不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真是美国人,反倒不会这么麻烦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1874年,日本3000人借口台湾杀了无辜漂流移民,派遣3000人陆军入侵台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双方一仗没打的情况下,大清与日本签署《北京专约》,赔了日本50万两白银,并且承认日本是“保民义举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《北京专约》还提供了琉球是日本属国的口实,前两年日本正是凭借这个口实吞并琉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陈先生,我们会尽快达到你的要求!”乔治.塞沃德微微躬身道,他对此信心十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关键在于怎么借这个机会,获得更多的利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他的价值所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什么问题再通知我!”陈正威挥挥手,等对方走后,他才对一边的李希文笑道:“你看,你弱小就谁都欺负你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知不知道为什么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因为好欺负!”李希文笑了笑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错,就是因为好欺负!不欺负你欺负谁?”陈正威叼着雪茄笑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还要欺负谁?你都欺负了一圈了!”林长宁的声音在远处传过来:“洗手吃饭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天津的谈判谈的很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清朝廷承认抓捕了七个美国华人,并且其中两人死在监狱是因为一些官员的擅作主张和意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清为此赔付270万两白银,以及8万匹优等丝绸,价值60万两白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共330万两白银,约等于500万银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除此之外,双方重新签订了一份协议,凡是拿着美国户籍的华人在大清按照美国公民来处理,如有违法行为必须交由领事馆和公使馆来审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份协议叫做《中美议华修正条约》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陈正威也不是什么都没付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杜邦公司需要取消对大清的无烟火药出售禁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于这一点,陈正威倒是不在乎,大清便是拿到无烟火药,也不会有什么变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正威就连这笔赔款都不在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在乎的是这个协议签订之后,在大清的影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合同签订之后,关于这份协议的消息,便从北到南,先是传到各个通商口岸,随后从这些城市散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《中美议华修正条约》签订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应天府,街上不断有报童叫卖报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又签订了什么条约?”上海民众听到喊声后,便皱紧了眉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茶楼中,几个青年士子本来正在讨论科举的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听到叫卖声,一个青年男子探头朝街上看去,冷笑道:“该不会又赔钱了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年大清签订的协约,就没有一个不赔钱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人不过20出头,相貌倒是不错,而周围几人年纪也不大,最大的也不到30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慰亭兄,看看便知。”旁边一个25、6岁的男子笑道,随后另外一个年纪稍小的青年便下楼去买份报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什么可看的,看了便生气!”被称作慰亭的青年冷声道,而他全名叫做……袁世凯!


        

与他一起的便是与他一起来赶考秋试的徐世昌、徐世光兄弟,另外一人同样是来赶考的士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徐世光拿着报纸边走边看,上楼时还差点儿摔一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到底是什么事,看的那么入神!”徐世昌问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看报纸……”徐世光也不知道该怎么说,便将报纸递给其他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世凯在众人中颇有威望,接过报纸后其他人纷纷凑到他后面,细细看下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陈正威,又是何人?”袁世凯在这份报纸上看到一个名字,开口询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报纸上看,这次的协约便和他有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他人面面相觑,也不清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哪个陈正威?”不远处有个戴着礼帽的青年耳朵动了下,开口询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兄台,你听过这个人?”袁世凯起身拱手道:“我在报纸上看到的,似乎是在美华人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就是他没错了!陈正威,陈老虎!”那青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请兄台为我等释疑,这陈正威陈老虎,到底是何人?”袁世凯询问,留意到这人头发不长,辫子也是假的,便道:“兄台是从海外回来的吧?不知如何称呼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容尚谦!”青年笑道:“想知道陈老虎的事情倒是可以,不过报纸先借我看一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接过报纸后细细看了一遍,青年脸上也有几分变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想到陈正威竟然战舰直指直隶,逼迫朝廷签订了一份协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青年就是留美幼童之一,回来后被派到江南电报局工作,没想到出来等个朋友,竟然听到了陈正威的名字,这才忍不住开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将报纸还给袁世凯等人,容尚谦整理一下思绪,便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出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最近百年,东南沿海地区民众多有到海外求生……除了南洋外,还有不少人到西方求生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在美国都是洋人,华人自然成了被排斥的群体,嘲笑、欺辱都是常有的事。尤其是旧金山等西部地区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后来便是这位陈老虎了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世凯本来就喜欢舞刀弄棍,在一边听的心驰神往,尤其是听说陈正威在美国横行,便连美国政府也要让他三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更是在南美洲走一圈打一圈,在海外大涨华人的威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世凯不住的赞叹:“大丈夫当如是也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慰亭兄!”徐世昌连忙拉了袁世凯一把,让他噤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次陈正威可是兵临直隶,逼着朝廷签了协议,你说“大丈夫当如是”,是想做什么?


        

袁世凯也知道失言,打了个哈哈!


        

回去时还在对徐世昌说:“大丈夫就当如此,佑一方民众,扬我国人威风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徐世昌嘴上不说,心中也点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佛山,西樵山,一个青年手中拿着《海国图志》,这是一本关于西方科学和地理的书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康南海,别看了!出大事了!”一个青年直接推开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什么大事?”青年放下手中的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康南海的另外一个名字,叫做康有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看这个,《中美议华修正条约》签订!”那青年快步走过来将报纸放到他面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康有为接过报纸,看了片刻后微微摇头,叹息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朝廷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陈老虎,你知道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早有耳闻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不是喜欢西方学说?要我说,你不如去美国读书,哪怕去亲眼看看,也比你坐在这里看书好!”那青年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道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康有为顿时有些意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份协议的消息不断传播,随着各处口岸向着四处扩散,不过两日之间,便传遍沿海区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后朝廷便派人找到报馆,严禁报馆刊登相关信息,才勉强将此事压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即便如此,消息也早就传开,陈正威的名字也逐渐传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少人都知道,在海外竟然还有这么一群华人,还有这么个陈老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报纸说的不错,我就是大涨华人在海外的形象!还是广州的报纸会说话!”陈正威抖着手上的报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两天的报纸他是一份不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不少都是指责痛斥他的,说他无君无父,骂他是暴徒强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在广州好几家报社起火之后,公正介绍他的就多了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每天看报纸上怎么夸你!”林长宁在一边笑着调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桌子下面厚厚一沓报纸,都是关于陈正威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不懂,这叫扬名!”陈正威哈哈大笑,将报纸扔到茶几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过来逼迫那些广东官员,让他们不敢伸手管移民的事,不过这些移过去的也是劳力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但这个不一样!能看到这些报纸的,都是识字的人,都是精英阶层了,其中不乏胆大的有识之士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他们中一些人若是因此出海去美国……很快便能用得上!我手下什么人最缺?人才最缺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敢因为看到这份报纸上的信息就出海去美国投奔他的,必然都是胆大包天之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或者是一腔热血,或者见识卓绝,或者是擅长钻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都不重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重要的是,这些人的胆子肯定不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这样的人多了,从中肯定能挑出不少能用的人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才是他最看中的一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晚上让人把东西收拾好了,明天我们就去香港了!”陈正威对林长宁道。



飞扬跋扈,从唐人街开始》是作者:不吃葱花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