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风起明末 > 第九十一章 :关中
夜间

风起明末

        

等到第二日的时候,整个营地之中的气氛几乎是与前一日截然不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望明显能够感觉营地之中的一众新兵们,彼此之间似乎变得更为亲近了一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是精气神都不是昨天所能比拟的,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练兵没有什么巧,只是在于多练,勤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只需要练练队列,走走正步,排列一下军阵,总共训练了不到几个星期的新兵初次上阵后,就可以大杀四方的事情出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是对阵的是山贼和组织度极低的流寇,这或许可以做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一旦面对着正规军或是强军,那些训练了几个星期的新兵,只有被当屠杀的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后世的练兵法虽然经过了总结和归纳,还有各种的分析改进,科学了不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就是再科学,也不可能违背规律,在短时间之内训练出一支强军出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此在随后的七天时间之中,陈望全都是让这些新兵练习最为基础的队列和军阵,并没有再教习其他的事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随后的七天时间之中,如同之前在邠州招募的流民兵一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有的队长和队副都是由普通的士兵推举,当然最终宣布任命的还是陈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副旗总和旗总,则是从原先邠州招募的新兵之中挑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由邠州兵中的队长充任旗总,队副充任副旗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百总及以上的军官则是暂时不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支军队陈望准备将其牢牢的握在手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局一级的百总到司部一级的把总、千总,陈望都准备任命亲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等到胡知义从辽东带人回来,直接任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反正新军营又没有什么编制,什么把总、千总也没有个告身,直接任命没有什么合不合理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望准备让胡知义和胡知礼两人任新军营的千总,至于最后一营则暂时直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游兵营中的两个千总,其中一个千总陈望自然是要给陈功,由陈功统管辽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另外一个千总则是任命唐世平,统领步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赵怀良则是作为副手,统管后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陈望虽然麾下人才稀少,但是起码已经是能够搭起一个简单的班子了,这也算是一种进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第八天的时候,一纸军令自南方飞递而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道传来的军令可以说是彻底的打乱了陈望原本的计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望本来以为自己有一段时间可以安稳练兵的时间,能在宁州驻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原因正是收到淳化战败消息之后,带领着断后骑兵从三水逃走的一只虎李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淳化之战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之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自成领着精骑一路南逃,西安府的追兵没有拦截住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自成领兵经由西安府三原、富平、蒲城一线,打破了数处乡镇,再度将队伍扩大到了两万余人,一路杀向延安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李过则是领着原本断后三千余名骑兵自三水撤离之后,直接奔向宁州,再从宁州向西南方向直奔平凉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原本已经安定下来的平凉府,局势再度被搅得一团混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平凉府军兵出战,被李过击败一次后,不敢再出城浪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原本遣返回乡的不少乡民又被裹挟入贼,如今李过麾下也聚集了差不多万人势力,正在大肆劫掠平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洪承畴命令他领兵进剿追击李过,将李过驱逐出平凉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还命令高杰和刘成功在淳化城等待左良玉,随同左良玉一起领兵南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,陈望也在两日之内收到了关于李自成和李过的消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之前在邠州城下遭遇战败的撞天王等部,如今也已经和高迎祥、张献忠、马回回三大部会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的情况和历史上的情况大为不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就算是平凉府、庆阳府两路的流寇都已经战败的情况之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迎祥仍旧选择了东进,在劫掠了扶风、武功等地,会合了撞天王等部后,流寇主力的军力也达到了恐怖的三十万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十万大军旌旗蔽日,队伍连绵上百里,洪承畴派出的侦骑塘马根本无法窥见全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十万也只是大致估计的数量,具体的人数根本不得而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让陈望感觉情况不妙的,洪承畴带领的明军在兴平遭遇了败绩,向着咸阳撤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给予高杰的调令,是命令他和左良玉两人驻防三原城,戒备敌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局势看起来对于明军很不利,洪承畴的举措,明显已经是准备放弃咸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否则洪承畴应该命令高杰和左良玉两人领兵,直接去支援咸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历史的进程已经改变,但是结果应当不会有太大的变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洪承畴现在麾下兵力稀少只能够艰难维持守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流寇虽众,但是其攻坚能力极弱,明军只是打防守战基本是输不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明军也暂时没有办法奈何流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迎祥所带领的这支部队,可并非是高迎恩和李自成两人麾下带领的散兵游勇,乌合之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十六营超过半数以上的精锐如今都在高迎祥的麾下,野战能力远胜于另外两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望握持着手中的军令,没有言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,但是陈望却是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李过如今在平凉府搅动的满府风雨,洪承畴这个时候放心派遣他领兵追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明显是因为在淳化大捷的表现,他迎得了洪承畴的信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现在他的手中有九百余名精锐的辽骑,九百余名还算精锐的步兵,合计一千八百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些营兵虽说是残兵,但是好歹也是跟随着艾万年、刘成功等人打老了仗的军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望现在的脑海之中有一个想法,一个不能告诉其他的人的想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想要学李成梁在辽东玩的那一套——“养寇自重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高迎祥、张献忠、马回回等一众三十六营的精锐都集中在扶风一带,向着西安府前进,摆出了进攻的态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高迎祥和张献忠等人的真实目的,其实还是重新离开陕西,通过潼关逃入河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崇祯八年陕西虽然旱情缓解了许多,但是仍然缺乏粮食,这一路上他们裹挟了大量的民众,但是粮食却是越发的捉襟见肘了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当初逃入陕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,毕竟洪承畴会合众将合围而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他们那个时候接连遭逢败绩,损失惨重,不得不撤回陕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眼下已经是在陕西补充完了兵员,自然是要再度杀入河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陕西的灾荒持续之久,简直是闻所未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据《汉南续郡志》之中记载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崇祯元年,全陕天赤如血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五年大饥,六年大水,七年秋蝗、大饥,八年九月西乡旱,略阳水涝,民舍全没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九年旱蝗,十年秋禾全无,十一年夏飞蝗蔽天......十三年大旱......十四年旱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陕西是整个明末时期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,并非是久留之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陕西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养如此多的人口,必须要再度突入河南,向着湖广和南直隶挺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平凉府,还有与之相邻的巩昌府中,已经没有了多少流寇的踪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流寇全部都集中在了凤翔府的扶风一带,准备向着西安进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过领兵逃亡平凉府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,他被李自成留下来断后,防止左良玉出兵袭取三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却没有想到李自成竟然在淳化遭逢大败,大量的溃兵北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庆阳府的府城,当时俞冲霄带着三千延绥镇的战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过哪里敢和俞冲霄交锋,只能是带兵向着平凉府方向逃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的李过孤掌难鸣,只是在尽力的挣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望所想的“养寇自重”只是一个思路,并非是完全和李成梁一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能够追着李过进入汉中的话,那么就最好不过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已经入九月,关中大战即将爆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拖到了十月,高迎祥和张献忠两人就会向东望河南方向撤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稍微拖延一下时间,李过就会错失掉唯一赶上大部队的情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到时候如果李过想要活命,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逃往汉中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汉中府此时匪乱未平,守军空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望记得很清楚,在崇祯九年的时候高迎祥和张献忠等部又窜入了汉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是一路追着李过进入汉中,那么最好可以卡到一个颇为重要的时间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么到时候便有了充足的理由和借口留在汉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汉中府如今也是隶属于陕西,但是却并没有收到多少旱灾的影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在陕西各地不断爆出旱灾之时,汉中府在崇祯年间遭遇的却是水祸,而且并不频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整个明末时期,南北各地都出现了大范围的灾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北方受灾最为严重,而后从北一直蔓延到了南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四川、湖广、两广、江南、汉中这些地方的受灾情况却是并不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左良玉在历史上是怎么完成实质性割据,陈望全都一清二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李自成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望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笑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本以为连番遭遇到李自成,是运气不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现在想来,李自成倒是他的福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第一战湫头镇,遭遇李自成,他晋升成为了把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第二战淳化,又是对阵李自成,然而他直接一跃成为了游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自成在淳化的逃亡,又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等到日后再相见,我一定会好好的感谢你……”



风起明末》是作者:罗小明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