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仙业 > 第一百六十四章 答案
夜间

仙业

        

进入郁罗仙府避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入赘密山乔氏,以此为依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亦或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去谯明峡走上一趟,去拼搏那或可能的三成冀望?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眸光一闪,心中虽已存有了定计,但还是长揖一礼,向殿中正位处拜倒,言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珩厚颜,个中利弊,还请真君再教我一回,为晚辈指点迷津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玉台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笑了一声,温声开口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选取毕竟关乎生死,一步行差踏错,说不得都是日后万劫不复的因由。你能够于请教后再做斟酌,实是老成持重之举,谈何厚颜?


        

也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便先言那郁罗仙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才言语里,你应也对陈润子和陈元吉这二者,有了些知悉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闻言点了点头,应了声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润子和陈元吉这两人,同陈象先一般,其生母名姓皆不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据说是陈玉枢在抵得胥都天后,暗中同一神女生产下的子嗣,还未记事时,便被寄养在南海鲤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少年时就已有天人之表、修道才姿,为鲤部国主所宠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鲤主不顾人妖族性之别,委以国中诸般大事,屡屡问策于廷,以至命为宫中值宿大将,尽托身家安危,以示亲近之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二人于鲤部任职期间,平九山之妖乱,破蛟将孔世容,廉于财利,善抚士卒,雄略秀出,志气英进,涉猎百家之术,不为一门一户所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是国中大贤,因善政而为一众国人所称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令这二者真正扬名于九州四海的,还是陈象先攻杀进入“水中容成度命”洞天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润子和陈元吉联手,竟合力拦下了先天魔宗的“四难水火斩虚大阵”,并显露出了“郁罗仙府”的存在,将当时作壁上观的真君庄姒都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说在陈象先惜败一招,被烛龙大圣匆匆救走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润子和陈元吉也随之远遁去了天外,不再于九州四海内显化行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二者手上的那座“郁罗仙府”,却还是隐隐搅得九州侧目,四海哗然,涌动起来了无数的暗流!


        

郁罗仙人乃是劫仙老祖座下的十四弟子,后因伤病坐化身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那座郁罗仙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正是郁罗仙人在坐化前特意打造的得意造物!


        

据说那仙府中非仅内景广大,足可将数座界空搬运其中,都不见分毫拥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且里内还存有一应郁罗仙人所遗的道书、丹药、神砂、斗法之器种种,资源不可谓不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若哪个修道人能够占据,入得其中,无疑就是一步登天!


        

而陈润子、陈元吉在执掌郁罗仙府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年里,也是不遗余力,在同陈玉枢抢夺那些血裔子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护住他们性命同时,也教导他们如何修行入道,照见真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举不仅是在暗削陈玉枢的势力,也同是一片仁心所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陈珩却不知,在进入郁罗仙府后,为何会于修道上存有大不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言是存有什么隐情,又该如何做解?


        

似看出了他的疑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出言指点,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纵然再是‘神水真金,妙绝仙种’,他们如何能存有那般的大气运,得到一座古仙的遗府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真君的意思是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目瞳微微一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郁罗仙人、空空道人,二者同时出自于劫仙老祖的门下,且你父的《豢人经》传承,亦是空空道人的创造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言到此处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玉台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腰间配剑忽得微微一颤,发出清越吟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若有所觉,将首抬起,二目望向宇宙虚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过得半晌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才轻笑一声,收回了目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殿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只听得乔玉璧声音忽戛然而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许久后,才又淡淡响起,继续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投向郁罗仙府那处,可以苟安,虽有些幕后算计,但并不至死,总要好过被擒回先天魔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却是注定要失了一物,日后逍遥不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我辈修道,不就是求个无拘无束,自在之永寿?


        

依我来看,郁罗仙府只可为锦上添花,却不能将之当做救命稻草,而今的黄庭派道子陈涓,他为何不入郁罗仙府避祸?便正是此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你若真想修道成就,需学你这位兄长的施为才方是,或能够独闯出一片天地,陈润子和陈元吉对此亦乐见其成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猜想乔玉璧或是在顾忌什么,话中还有未尽之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他既已得了提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自不会不识趣,非要刨根问底,得出潜藏内情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便打了个稽首,示意自己已然明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至于第二条,入赘我密山乔氏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到此处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语声微微一沉,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知节生前曾留有言语,谁能够破了他的布置,取了他的阴蚀红水,谁便是他的佳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乔氏虽是十二世族,却到底比不得八派六宗,底蕴远远不如,只如若荧虫之于皓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且你就算入赘,那些家老只怕也并不会将族中的真正上乘经典传授你,如此看来,便又要差上一层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八派六宗竟强绝如此?”陈珩问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当年若非是为了征讨大慧生和尚和天衣偃这等逆党,道廷也不会将八派六宗移来胥都天做镇守。你可知,而今八派六宗中有半数之多,都是从其他天宇徙迁而来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摇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十二世族一番苦心经营,终是多少见了些成效,但也似逐渐生出了些野心,连密山乔氏也不例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依我看来,他们同八派六宗之间,实在存了一番深远距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若不是天尊余荫,看顾天尊昔年的情面,八派六宗荡平他们,也至多不过是费上一番手脚罢,远谈不上伤筋动骨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乍听得这等秘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便是陈珩也不免心中惊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将眼帘微微一搭,掩了眸光,一时无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且你若入赘,便是等同于是绑死在密山乔氏的大船上,日后的一举一动,都难免会打上家族的标识,要去考量家族的利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事实难做解,纵是我,也无法免俗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轻叹了一声,道出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与其如此,在相较之下,连郁罗仙府都似要胜出一筹了。对你来说,实不算什么上好的选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第三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去谯明峡走上一趟,又是千难万难,九死一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中乙剑派来到胥都天后,能够闯过谯明峡的也不过二甲子之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且近乎其中一半出峡者,都只是为了借谯明峡来磨砺己心,并无拜入中乙剑派之意,你可知为何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沉声道:“正要请真君赐教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中乙剑派是以剑立道,之所以立下‘凡十六前悟不得十步一杀者,不可以入我门下’的法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是因派中三大剑典,皆有个中条目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若已年出十六,才修成十步一杀,便是剑骨稍晚,无法再修行派中三大剑典,不得镇派绝学传授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闻言神情微一滞,眸光闪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又道:“不过派中除三大剑典外,亦存有其他经法,黄云祖师一剑分海,斩出谯明峡来,也是为了网罗天下英才,不使诸余经法在架上生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你若能够在谯明峡走出来,便是正合了前贤心意,届时再由我出面,想必拜入中乙剑派应当有望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句之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场中一时寂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明白了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半晌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忽得开口,展颜一笑,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纵使修不成三大剑典,我亦愿往谯明峡走上一趟,还请真君成全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真敢以身涉险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三条路途,前两条无非是暂避一时之祸罢,终究是不得自在长生,而我立志道途——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朗声一笑,开口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便是欲求个真君所言的无拘无束,自在之永寿!纵使半道而死,也亦不悔不恨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话里在殿中隆隆回响,透着一股斩开荆棘、撕脱桎梏的慷慨激昂之意!


        

无人可阻,无物可拦!


        

玉台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眸中一亮,微微露出了丝笑意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甚好,你即有此心志,我怎能不成全你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抬手一指,便瞬有一道光华冲飞出地窟,如若星流煌煌,夺人目精,令陈珩都不能正视,将头一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待得焰光消褪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见是三枚被剪裁成小剑状的泛黄符纸正虚荡于空中,寸许长短,轻轻飘飘,仿是被风一拂,便会随时刮走不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去东浑州,路途艰远。虽碍于去谯明峡试炼的门规所在,我无法派人护送你,需你自行前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也是黄云祖师定下的意思,以己身丈量海陆之广,为磨人心性,我亦不好违逆祖师的意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这三枚剑箓,各存有我亲手打入的一道剑气,即是越攸真身亲至,也绝讨不了好,一旦发出,我必有感应。若真个事有不谐,纵我再破关一次,也亦不妨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声音缓缓传来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而你手中那枚知节所遗的玉佩,非仅是信物,还存有遮掩天机的功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乃是他在修成金丹后,族长特意为他请来的秘器,名为‘湛延法玉’,正合用来阻碍陈玉枢中天斗数的推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如今被困洞天,画地为牢,术算本就被扰了不少,有‘湛延法玉’这秘器存身,陈玉枢更是难以推算,足够你平安抵得了东弥州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一讶,面容正色道:“真君——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无须推辞,也不必谢我。之所以助你,一是你心性正合我脾气,二来,便是你居然破了知节的布置,取了他的红水传承,这更是添了一份缘法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若真能够出离谯明峡,纵使是修不成三大剑典,但有派中庇佑,陈玉枢也无法随意对你下手,还望振作志气,勿要因此缘故而心冷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晚辈谨记于心,定不会如此作想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一拱手,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至于谯明峡的凶险,我已同你言说过,虽是视入峡者的修为来定难易,但也同样艰难。不过,你既已心中有此壮志,我便不再赘言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若无他事的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便去崔竟中那里取一只去浊金船,尽早去往东浑州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物正可助你遁开地渊的浊障阴流,回返地面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道:“晚辈省得了,真君大恩,纵死也难偿还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肃穆敛容,再次朝地窟处恭恭敬敬一礼,收了那三枚剑箓在手,刚欲转身离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却还未走几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突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又被乔玉璧出言唤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有一事,想来应是对你有用的,今日一别,也不知何日才再能相见,便一并言语了罢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可是同陈玉枢相干?”陈珩眸光一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人野心狂勃,我猜疑他画地为牢多年,非止是为了避雷劫,只怕还另有谋算,不过要同你说的事,却并非是他,而是阴蚀红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你得了知节的传承,应已知晓此水是为幽冥真水的三子水之一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点了点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开口:“得了三子水,若欲要修成真正的幽冥真水,还需合炼之法,才能最终成就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合练之法——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合练真水之法,正在你祖父陈裕之手,仅他独有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乔玉璧顿了顿,才缓声开口,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将来若想修出幽冥真水,还少不了要去往虚皇天一趟。我言止于此,你去罢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珩还尚在琢磨这则讯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眼前忽得恍惚,继而便是一阵地转天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待得再回过来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已然是立在了宫阙门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面前不远处的金鼓内,黄脓大鬼神仍是奋力在咆哮、喝骂,形貌万分狰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风吹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枝叶婆娑,树影斑驳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在浮动的潋滟明光中站立了片刻,背影凝定不动,神思微有些怔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苦恼了许久的困惑一朝开解,得出的却不全是欣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更多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是一股难以言状的复杂心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陈玉枢、先天魔宗、虚皇天……困兽尚且思斗,而又何况是我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眉心缓缓舒展,漆黑如墨的眸中略过了一丝锐利亮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即大笑了一声,朝宫阙处一拜,便大步下山而去,神情释然,怅惘尽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若侥幸不死,陈玉枢,来日定会向你请益。你真以为自己永是执棋的那只手?且看今后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面色波澜不惊,心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此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宫阙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玉台上的乔玉璧抬眸,道:“你在暗中听了这么久,可有什么所得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殿中寂然无声,没有人应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过得许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才有一道女声复杂响起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还是不明白,你为何要杀我父?又为何要助他?”



仙业》是作者:鹓扶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