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余岁长安 > 搜到血书
夜间

余岁长安

        

纵然二皇子府被烧,可事关物证,李大人还是派人去烧毁的府邸搜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蓬南烛不放心,怕生出乱子,提出跟随前往。花允承不放心蓬南烛,也提出跟随搜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窦正使和章青对视一眼,索性提议一起去找。李大人见状,带着官差和屏南一行人,前往二皇子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一行人的注视下,经过半个时辰的找寻,真就在张盈儿提及的砖墙中,寻到烧毁过半的血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花允承等人,全围在拿着血书的李大人身旁,迫不及待去看血书内容,上面仅存的字迹,能看出喊冤之言,甚至还能瞧见如今屏南皇后的名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瞧见对主子如此不利的证物,蓬南烛当即按耐不住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谁知道这血书是真是假,那女犯口供不实,口口声声说,对贵国已故的二皇子只是利用,可方才几位大人也瞧见了,她分明对这二皇子极为在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等反复之言,明显是另有所图,她的证词怎能相信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花允承:“当年事距今,不过十余载,留这血书的张家女,必还有字迹留于世间,只要拿此血书对照笔迹,真假一验便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蓬南烛还要再辩,稍加思虑的窦正使,将其打断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瑞王殿下所言甚是,真假查验便知,多说无益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大人收起血书,同窦正使和章青商议,传信回屏南,让屏南皇室搜罗张家女生前字迹,送来天楚对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届时,自会查出血书真伪,也就能证实张家父女三人,是否为了报仇,妄图毒害天楚帝后借刀杀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明白自身嫌疑并未洗清,故而这李大人扣下血书,等他们送来证据,证明自身清白。窦正使咽下想要临摹血书的提议,带着屏南一行人离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回到行馆,衣衫都未来得及更换,窦正使便提笔写信,力求多争取些时间,早些寻到字迹,是与不是都能多点时间应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蓬南烛见此心急如焚,寻了由头回房,也赶忙给自家主子写了密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夜深人静时,蓬南烛依旧心中难安,翻来覆去的睡不着,空气中一缕似有似无的浅淡香气,也被焦躁掩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到脑袋阵阵发沉,察觉不对时,已然四肢无力在奋力挣扎中昏睡过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准备入睡的窦正使,听下人说花允承立在院中赏月,夜深了也不回房,窦正使披了外衫出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顺着花允承的视线看去,发现他看着屏南方向,迈步上前相劝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殿下,舟车劳顿许久,该好生歇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花允承神色落寞,语气充满自责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要是上次走时,我强硬些带走小六,她也不会……那么年轻又那么娇气胆小,我居然把她留在虎狼之地……真是枉为兄长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窦正使听得心中不忍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小公主定不忍殿下如此伤怀,此事怪不得殿下,实属国弱无可奈何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好一番的宽慰,反将花允承劝的落下泪来,就连章青也闻讯而来,听得原由又是一阵劝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人立在一处抬头望月,为自己国家低声抱屈,为无辜的公主叹息: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的公主在天楚被害,他们还要因一个宫女的诬告,不辞辛苦赶来自证清白,怎一个憋闷屈辱了得。



余岁长安》是作者:十二因缘做戏言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