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诸界第一因 > 第271章 金刚不坏(第一更)
夜间

诸界第一因

        

轰!


        

如雷落眼前,劲风扑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仅仅是起身,负手这样微小的动作,步灵虚的瞳孔就陡然一缩,只觉眼前之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鹰击长空,似虎啸山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前一瞬,似还只是一个踏青游玩的士子,从容而温和,下一瞬,就好似一尊巨妖撕下了人皮露出了狰狞的獠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铮铮铮~


        

刹那之间,步灵虚的长枪已不可抑制的发出铮铮鸣动之音,衣与发尽皆后仰,刺骨的寒意充斥了全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他竟然如此强横?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步灵虚彻底动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哪怕他早已将此人的看的极高,可此时才惊觉,自己看的还是太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一刹那,他甚至有种直面冀龙山的可怖错觉,那平静的声音在他的心头变得如此之尖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听还是死?!


        

咔咔咔~


        

绷紧的五指将玄铁枪身都捏出了痕迹,额头上青筋暴起,步灵虚几乎就要暴起,可迎着那漠然的眼神,心中又是一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昂的头颅低下,目中所见,是那泛着红光的总捕令,他的胸膛起伏,声音变得沙哑了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步灵虚,听令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步灵虚的低头,杨狱并不意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六扇门与锦衣卫虽非统属关系,可到底同属朝廷,手拿总捕令,自就可代行总捕之权,若是换做冀龙山,此时自然就该拼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,更重要的,还是武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召集在六扇门在德阳府的所有捕头、捕快,半个时辰后集合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狱负手而立,声音在屋内、屋外传荡开来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随我拿人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步灵虚猛然抬头,又自收敛神情,面无表情的点头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步灵虚的态度,杨狱不以为意,任其自去,又自坐了下来,开始翻阅前者早已整理出来的情报卷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比之完全被拔除了耳目的锦衣卫,六扇门的情报自然极全,德阳府两年来的变化,都显得极为详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【乾元八年秋,烈日持续数月,春夏皆少雨,德阳府诸多河流已有干涸之危……】


        

【乾元九年春,因去年冬日无雪,春日难以播种,已有人心惶惶之象,府主安思之出面安抚,不允许灾情外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并开了粥棚赈济……】


        

【九年秋,又是一年颗粒无收,大旱再无法隐瞒,虽诸要道都被截断,灾民还是有着外泄的倾向……】


        

【六扇门内已现不满,诸多捕快、捕头生怨,强行镇压……有锦衣卫的暗子传书,已拦下,且杀之……】


        

【九年冬,不见雪水,灾民终于崩溃,外泄之势无法避免……锦衣卫百户曹金烈,进入德阳府,据点隐入暗中……】


        

【曹金烈直面安思之,双方爆发强烈冲突,后者险些被杀,属下出面,稳定局势,许诺赈济,劝走曹金烈……】


        

【曹金烈率人赈济,并暗查锦衣卫暗子被杀之事……此人有勇有谋,或已发现迹象,是否……】


        

【属下没有出手,曹金烈于猿鸣谷失去踪迹……】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老曹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狱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中悸动,将其失踪之处记于心中,收起卷宗,起身出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正堂之外,诸多捕快、捕头已汇聚,一眼扫过,足有百人之多,其中多为捕快,铜章只有数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望着缓步而出的杨狱,所有人的神色都极为复杂,其中有不少知道他的,更是脸色难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一袭飞鱼服、一柄绣春刀,太过刺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杨狱驻足此间,环顾众人,在面无表情的步灵虚身上顿了一顿,落在了一须发半白的老者身上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如何称呼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六扇门铜章捕头,闻应元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那老者勉强抬手,不咸不淡的回答了一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德阳府的情报搜集,是你一直在做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狱又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闻应元的脸色微变,望向步灵虚,后者眉头一皱,正要说话想,心头突然一跳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的反应十分之迅速,察觉异样的同时,长枪已激射而出,掀起刺耳的音爆,然而,却仍是慢了一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敢杀我?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那闻应元神色大变,暴退着就要拔刀,然而一股不知道从哪里来的、猛烈的刀光已然充斥了他的目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嗤!


        

长刀归鞘,人头亦落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何不敢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狱收刀,步灵虚的长枪,也正刺于其身前三尺,掀起了他的衣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呼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时,长刀破空之音以及气浪呼啸,直至此时方才回荡开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敢在我六扇门杀人?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怎么敢?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闻兄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望着那跌落尘埃的头颅,在场所有人全都变了脸色,步灵虚的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,却生生停下了长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獠勾结安思之,弹压灾民,暗杀同僚,罪当凌迟,一刀杀之,倒是便宜了他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狱冷眼环顾,落在了神色阴沉的步灵虚脸上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步大人以为如何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随其目光所至,满院的沸腾喧嚣也随之而止,所有人的目光,全都看向了步灵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该杀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步灵虚冷冰冰的丢下两个字,转身离去,他怕再停留一瞬,就会忍不住暴起出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灾两年余,死伤过百万!如此滔天大案之前,莫说杀他一人,便是将尔等尽数斩杀,也不冤枉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手握卷宗,证据确凿,杨狱杀他自无丝毫负担,冷冷的丢下一句话,转身就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留下满院六扇门的捕快、捕头留在原地,脸色一阵青,一阵白,却还是咬着牙跟了上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正午烈阳的直照之下,人工湖泛着粼粼波光,时而可见鱼儿游走,荡起点点涟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忘海缓步而来,走过木桥,来至湖心亭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火炉上,温着上好的美酒,香味扑鼻,聂文洞坐于躺椅之上,手持钓竿,直勾垂钓,闭目养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忘海知道,这正是学自他摩云门的静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不是内炼法,甚至不算是武功,更类似于佛家冥想之类,平复精神所用,自学会此法,几十年里,聂文洞不曾有过懈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忘海静静而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很清楚,这位州主大人的脾性,万事也不如其自身更重要,他不开口,其他人最好也不要开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道门三皈五戒,其本质是自我束缚,心灵修持……近二十年了,你说,是不是到走下一步的时候了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聂文洞开口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声音平静,却惊走了鱼儿,点点涟漪在他身前扩散直至远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静功修持,唯自身可知进度,旁人如何能替您做决定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于忘海垂手而立,淡淡回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真正的道门真修法,他自己都没能得传,遑论传于聂文洞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不知,还是不会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聂文洞突然笑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您这话什么意思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听得这笑声,表面上不动声色,于忘海心中却是一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人的话,自然是字面上的意思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聂文洞不答,远处,却传来的回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忘海抬目望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见得人工湖那头,有人缓步而行,踏水而来,不疾不徐的解开了身上的斗篷,露出其下宽大的僧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阿弥陀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那是一个消瘦却精壮的老僧,骨架大眼睛,眉毛长,感受到于忘海的惊异,他双手合十,面带微笑行礼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衍院,圆觉,见过于道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衍院的和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于忘海的脸上没了笑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古老相传,武道一道,最初之来源就是佛道两家,故而,时至如今,天下大多数门派武功都与僧道有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衍院,是龙渊道最负盛名的寺院之一,起源于佛门禅宗,开派祖师曾是烂柯寺嫡传弟子,传承至今,已过千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其历来与朝廷交好,在大明九王伐山破灭之时都躲了过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,更重要的是,这大衍院不立山门,而是在闹市之中修建庙宇,每一代不过数人,比之他们摩云门人丁更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让他心中一沉的,不是这老和尚本身,而是他的出现,这说明什么,他自然清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人修持了多年的静功,本也到了更进一步的程度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圆觉老僧望向聂文洞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若大人愿意出家剃度,贫僧可传你我佛真传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出家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聂文洞哑然失笑,却也没反驳,而是望向了于忘海,微微一叹,状似黯然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于先生,二十年里,聂某自问对你不薄,可你却有负本官的信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依仗本官的信任,不但把控七府官吏升迁考核,在其中牟取暴利,更隐瞒各地灾情,以至于造成如此大难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呵呵,哈哈哈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于忘海似是预料到了什么,整个人也卸下了伪装,闻言冷笑、大笑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说的不错,一切罪过皆在我,你就半点不知道,半点都没有听说!哈哈哈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话间,他的周身泛起雄浑血气,哪里还有往日的半分老迈?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阿弥陀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老僧立身湖中,口诵佛号,宽大的僧袍无风而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是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于忘海瞳孔一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老和尚诵念佛号的瞬间,其周身皮膜竟泛起了金光,这是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烂柯寺的‘金刚不坏身’?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老和尚微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到得如今,你还是不知悔改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湖心亭中,聂文洞放下鱼竿,淡淡的望向于忘海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可知,如此罪过,已可举族凌迟了,可你我到底相交一场,若你束手就擒,本官或还可为你留一根苗……”



诸界第一因》是作者:裴屠狗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