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地表最强九千岁,我靠加点成武圣 > 第七百三十五章 见见老朋友
夜间

地表最强九千岁,我靠加点成武圣

        

须知,无论是县试还是恩科,都由朝廷礼部亲自操办,这位礼部侍郎只需动动嘴皮,便能抹去他们奋力一生才拼来的功名头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想到这,此前还趾高气扬的众人,纷纷夹着尾巴溜出衙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着这些家伙惶惶而逃的摸样,礼部侍郎目光如炬道:“一群蠢货,难怪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,还在蝇营狗苟靠着教书营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知府负手上前,看着重新清净下来的大殿,安抚道:“这些人就算博得功名又如何,不懂得拐弯变通,注定是井底之蛙!侍郎大人何需动怒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着,知府又好奇道:“话说回来,这离经院当真如此神乎?竟有一百五十多人通过了童生试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礼部侍郎嗯了一声说道:“是的,起初本官也与你一样吃惊,但亲自阅过他们的卷子后,并没有发现任何端倪,这些八九岁的童生不仅文采斐然,文学功底更是一个比一个结实,不久后都会是我大周的人才啊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到这,礼部侍郎又嘶了口气:“说实话,本官也很想知道,这离经院到底用了什么办法,竟然让一群出身寒微的孩童,摇身一变成为才华横溢的童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依本官的经验来看,这些孩童不出十五六岁,便能在恩科试中崭露头角!有一部分甚至能争一争进士名额,至于能否挤进前三甲,那就得看他们的造化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闻言,一旁的知府浑身都是一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须知,大周官场的铁律,进士及以上方可入朝为官,即便是靠着关系登上朝堂的官员,若无进士头衔压身,往后晋升以及前途都是极其困难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前就有朝堂官员,得陛下赏识进入内阁,但由于学历不足屡屡被同僚轻视打压的先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由此可见,进士二字的含金量有多足,几乎是大周朝堂的入门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照礼部侍郎所言,在这群出身寒微的童生中,就有好一部分有望摘得进士头衔,这等成材率,委实是叫人震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噢,照此看来,这离经院的确有几道板斧啊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知府平复下心绪后,目光熠熠闪烁,显然是想到了自家那不成器的孩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平民百姓人家的小孩尚能有此造化,倘若他将亲儿也送入离经院,岂不是能延续家族荣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知道,即便他是从四品的京师衙门知府,但并不代表权利能后继,他的孩子同样要通过科举一步一步涉足朝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为了下一代的前途,这位知府大人暗暗做出了决定,就算多花些银子宝钞也无所谓,总比十年寒窗苦读最终只混能混上个秀才举人要强吧?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旁的礼部侍郎,显然也看出了知府的心思,于是便迈出步子,走近了一些,轻声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瞒知府大人说,本官这有小道消息,听说这离经院的背后,是北凉李家,乃当朝大柱国北凉王李骁一手促成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另一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灰头逃窜的一众先生们,心知没法通过官府制裁离经院,脸上黑得比门神还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县试一事,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师,这些孩童的父辈无不震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户人家还好说,培养下一代花出去的银子不痛不痒,但对那些没落寒门而言,非但银子心血打了水漂,希望也随着破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本就比不过家底厚实大族,全仗着下一代能重振家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想到那些寒微平民的孩子,抢替了自家小孩的名额,无不火冒三丈暴跳如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他娘的,老子缩衣减食,供家里的娃念书授业,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!这离经院算什么玩意?一群贱民也敢来挑战我们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对!这离经院不亡,我等永无出头之日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做了他!!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时间,大片的寒门家族形成了阵线联盟,决意要找机会弄垮这座横空出世的离经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陈向北这边还一无所知,心里盘算着后边的发财大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明德居出来时,他心中便已有了全套计划,从学区房到学位,再到兴趣特长班再到课外私人一对一辅导课程,一条龙服务安排!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些财大气粗的豪阀世家必然会吃这一套!


        

后边就该扩建离经院的规模了,让其成为与黑白学宫同等级别的学府,且考虑在各省县设置分院,扩大蛋糕盘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么一来,收钱比印钱还快!


        

修行和造反的银子就不用愁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了底气的陈向北挺起了胸膛,步伐抖擞昂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想到这,他又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陈长安,脸上掠过一丝遗憾之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阵子,陈长安的伤势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了,收集精血的希望也告一段落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并且他还要离开京师,重新回到外边的平房隐居一阵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离开前还再三叮嘱,让陈向北多加一份心,尤其是云林寺的谛听,上回盗取皮囊后,他似乎已经洞察了陈长安的身份,在明德居的周围也突然出现了许多陌生人,怕是因为此事而来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无奈之下,陈向北只能返回天然居寻求一点安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又听了一个下午的海后,直到夜幕降临,陈向北才重新从天然居出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实在是没办法啊,如今他身上找枚铜板刮痧都没有,贫穷让他焦虑,让他失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只能出来透透气,顺便物色一下劫富济贫的目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,他不是穷凶极恶的匪徒,是有底线的斯文人,不会看到谁都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不抢老弱妇孺,二不抢救命救急,三不抢无仇无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他的宗旨!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,在本能的驱使下,他又来到了那条好久都没走过的街,看着那座好久都没有来过的道观,青羊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嗯?怎么就这么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来都来了,要不进去看看老朋友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想到无为道人,陈向北便心中一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当真是自己的患难之交,每每在自己遇上困难的时候就会挺身而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唉,是不是该有空请他吃顿饭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乎,陈向北纵身一跃,掠入了青羊宫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,他在青羊宫打了一圈秋风,却发现这里早已物去楼空,就连丹炉都剩不下一尊,分明是将炼丹地点转移到了别处。



地表最强九千岁,我靠加点成武圣》是作者:下班了蟹老板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